[发明专利]用于修复中枢神经损伤的干细胞制剂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2116866.0 | 申请日: | 2002-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382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04 |
发明(设计)人: | 韩忠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泰达生命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K35/14 | 分类号: | A61K35/14;A61K35/28;A61K35/12;A61K45/00;A61P25/00;A61P7/02;A61P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科联合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厚 |
地址: | 3000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修复 中枢神经 损伤 干细胞 制剂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神经系统损伤的干细胞制剂,更具体地说,涉及造血组织(脐带血、外周血和骨髓)来源的CD34+干细胞和间质干细胞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用移植CD34阳性(+)细胞或间质干细胞制剂来治疗脑及脊髓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和其它疾病的新技术。
技术背景:
长期以来,由于临床上对于由神经系统损伤导致的瘫痪和其他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常常显得束手无策,因此人们认为中枢神经细胞是不可再生的。许多研究人员探索采用神经系统细胞移植来促进神经损伤的功能恢复,但供者神经系统细胞主要来源于胎脑或其它意外死亡者,来源不足且在临床应用上存在伦理学障碍。还有研究探索胚胎干细胞移植促进神经损伤功能恢复的可能性,观察到胚胎干细胞移植后可以在脑脊髓组织的不同部位分化成不同的组织表型,这表明宿主源性内在的信号在诱导细胞分化过程中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胚胎组织移植可能对神经退行性变、脑脊髓损伤及脑缺血梗塞具有治疗作用,但是由于来源不足、异体免疫排斥、伦理道德争议等问题,它的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因此,选择另一干细胞源移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变得越来越迫切。
干细胞是形成生命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起源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和多向分化的功能。在正常生殖生理过程中,干细胞由受精卵分化而来。受精卵最初发育形成原始胚胎干细胞,后者具有形成完整个体的全部潜能。原始胚胎干细胞进一步分化增殖形成囊胚样结构,其内层细胞群的细胞也称胚胎干细胞。囊胚内层的单个胚胎干细胞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个体,但具有形成人体各种组织的全能性。囊胚胚胎干细胞继续分化发育,逐步形成不同胎龄的胎儿,出生时连接胎儿和母体的胎盘脐带血中含有较丰富的干细胞,出生后人体许多组织,特别是造血组织,包括骨髓、外周血、肝和脾中含有多种干细胞。在整个胎儿发育到成年这个漫长岁月中,干细胞逐级丧失其全能性,形成亚全能、多能干细胞和组织专能干细胞,后者按分化功能分别称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皮肤干细胞,等等。
人脐带血和人骨髓中的多能干细胞,具有增殖能力强、来源丰富、采集方便等优点,成为另一个可供细胞移植的细胞源。这些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遗传性血液病、严重免疫缺陷性疾病、急性放射损伤等疾病在技术上已经比较成熟,已经治愈几十万患者。然而,造血干细胞移植到中枢神经系统是否可以存活和分化发育还不清楚,因此。制备一种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造血组织干细胞制剂并建立相关的移植技术则具有特别重要的临床意义。
发明要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损伤的干细胞产品制剂和相关移植技术。这种干细胞制剂的干细胞来自造血组织的CD34+干细胞和间质干细胞。移植技术涉及CD34+细胞和间质干细胞直接通过脊髓腔输注。由于脑和脊髓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内免疫功能豁免、不产生异体免疫排斥的组织部位,因此本发明具有特别重要的用途:
1.按照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技术,可通过现在通用的干细胞分离纯化方法,
从本人或他人的胎盘及脐带血、骨髓、外周血、胎肝等造血组织分离CD34
阳性细胞和间质干细胞,制备适宜的干细胞制剂;
2.按照本发明制备技术制备的干细胞制剂可以通过直接移植治疗脑及脊髓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推行性病变和脑栓塞性神经功能障碍;
3.按照本发明制备技术制备的干细胞可以用作基因治疗载体,转染有关基
因,然后直接移植到脑及脊髓中枢神经系统,进行相关的基因治疗,治疗
多种脑及脊髓中枢神经系统的肿瘤或其它基因缺陷性疾病。
实例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泰达生命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泰达生命科学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168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