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油电脱水器无效
申请号: | 02115875.4 | 申请日: | 2002-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3868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根照;戴琳;李建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33/02 | 分类号: | C10G33/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油 脱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原油电脱水器,适应于油田原油脱水和炼油厂原油的脱盐、脱水操作。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原油电脱水器包括罐体和设置于罐体内的金属电极,含水原油通过由电极产生的电场区,使原油中的水分产生电凝聚,最终使油水分离。原油电脱水器的技术改进集中在电极的形状和设置上,电极材料均采用良导体的金属,如中国专利96224362.0、98207272.4和00125911.3。美国专利US4,252,631公开的一种电脱水器,其金属电极表面上涂有一层亲水的纤维素材料,其电极仍属金属良导体。现有技术中未见使用其它电极材料的报道。使用金属良导体作原油电脱水器的电极,在原油性质正常情况下可很好地满足原油脱水需要,但当原油介质导电率高或含水量增加时,如含水大于20%时,供电电流会急剧增加,容易产生过流跳闸,破坏工艺操作,使原油脱水难以达到要求。
发明内容
当前多数油田开采已到后期,原油性质逐年下降,原油电导率增加,含水量升高,电脱水装置电流增大,常常产生过流跳闸现象,因而使原油脱水指标不能保证,严重影响了脱水效果,同时装置也不能正常操作。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开发一种原油电脱水器,当原油电导率增加或原油含水量升高时,不会产生过流跳闸,可平稳操作,保证原油脱水效果。
本发明技术方案总的构思为:原油电脱水器的电极采用半导体材料制成。为此本发明提出两个具体的技术方案:第一种方案,原油电脱水器的电极采用半导体电极;第二种方案,原油电脱水器的电极采用带半导体涂层的金属电极。
与现有技术原油电脱水器相比,本发明采用半导体电极或带半导体涂层的金属电极,当原油含水量增加、电导率增高时,可避免过流跳闸,同时供电电压也不会下降很多而影响脱水。本发明原油电脱水器可大大节省电耗,稳定操作工艺,提高脱水、脱盐率,可适应于油田高含水原油的脱水预处理工艺。当处理的原油含水量在0~90%之间波动时,本发明原油电脱水器仍可平稳操作,使脱水后原油含水小于2%,并能降低电耗约50%左右。
下述试验可进一步证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实验例:
在20ml玻璃试管内加入20ml含水5%、10%、20%、30%、50%、70%或90%的原油,再加入LY-AB型破乳剂30ppm,充分混合后,放入恒温水浴内,恒定温度为50℃,在试管内插入两根半导体电极或带半导体涂层的金属电极,电极间距1CM,待温度恒定后,施加800V/CM电场6分钟,恒温条件下沉降24分钟,油水分层,分析油层含水量,结束试验。通过对上述不同含水量的原油进行脱水,分析脱水后原油含水均小于2%,且脱水过程中均无过流跳闸现象发生。
采用金属电极重复上述试验,当含水10%时就开始有过流跳闸现象,当含水大于20%(包括20%)就常常发生过流跳闸现象,正常的电脱水操作不能正常进行
通过以上试验说明,采用半导体电极或带半导体涂层的金属电极在原油含水量高达90%的情况下仍可维持正常的原油电脱水操作。而采用金属电极,当原油含水量达10%,特别是20%以上时正常的电脱水操作就不能正常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158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