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双放电空间的交流表面放电型等离子体显示屏无效
申请号: | 02114623.3 | 申请日: | 2002-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1381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27 |
发明(设计)人: | 卜忍安;张军;沈思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J17/49 | 分类号: | H01J17/49;G09G3/2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汪人和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放电 空间 交流 表面 等离子体 显示屏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双放电空间的交流表面放电型等离子体显示屏。
二、背景技术
现有常规的交流表面放电型等离子体显示屏包括三电极结构、四电极结构和五电极结构。在这些结构中,下基板的结构均是相同或相近的,下基板包括是由下基板玻璃、在该下基板玻璃上形成的平行寻址电极、在设有平行寻址电极的下基板玻璃板上形成的介电层、在该介电层上形成的用于隔开相邻放电空间并保持放电空间高度的平行于寻址电极的障壁、在该相邻的障壁间涂敷有光致彩色荧光粉;上基板包括上基板玻璃、在该上基板玻璃的下表面形成的与寻址电极空间垂直的由透明电极和(或)金属电极组成的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在该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的下表面形成的介质层和保护层;将上述的上基板和下基板四周密封并在其间充入惰性气体;将上述电极与合适的驱动电路相连接就构成了等离子体显示屏。在三电极结构的等离子体显示屏中,上基板上顺序排列着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一组放电单元包括上基板上一个扫描电极、一个维持电极和下基板上一个寻址电极。在四电极结构的等离子显示屏中,上基板上顺序排列着引火电极、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一组放电单元包括上基板上一个引火电极、一个扫描电极、一个维持电极和下基板上一个寻址电极。在五电极结构的等离子显示屏中,上基板上顺序排列着引火电极、引火兼放电电极、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一组放电单元包括上基板上一个引火电极、一个引火兼放电电极、一个扫描电极、一个维持电极和下基板上一个寻址电极。
上述常规的交流表面放电型等离子体显示屏的工作方式如下:首先进行全屏擦除,以消除前次放电积累在表面的壁电荷并建立起有利于寻址的壁电荷分布。然后在寻址电极、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上施加一定的脉冲电压,对全屏进行逐行寻址放电,当在寻址电极与扫描电极相交的点上寻址有效时,则该放电单元的表面就建立了对维持放电有用的壁电荷。最后对上基板上的相邻电极全屏施加一定的放电维持脉冲电压,就会引起在寻址有效的放电单元产生维持放电。放电产生的紫外线激发光致荧光粉发出红、绿、兰三色可见光,经空间混色后就形成了彩色显示。
上述常规的交流表面放电型等离子体显示屏存在以下问题:
1、为了防止光串扰,上基板放电电极总有一部分区域不参与放电,从而降低了放电表面的空间利用率,不利于亮度的提高。
2、不参与放电的非放电区的荧光粉由于受放电产生的紫外线辐照较小,因此该部分荧光粉没有被充分利用。相反,放电区下的荧光粉一直遭受离子和光子轰击,劣化严重,影响了PDP的寿命。
3、由于总有一部分空间不参与放电,因此限制了分辨率的提高。
4、当采用ALIS技术的交流表面放电型等离子体显示屏时仍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在奇场和偶场时,需要不断变换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的接法,因此,驱动电路变得复杂,使成本提高。
(2)在奇场时,为了防止偶数行放电间隙放电,将扫描电极Y2n-1与维持电极X2n相连,扫描电极Y2n与维持电极X2n+1相连。同样,在偶场时,为了防止奇数行放电间隙放电,将扫描电极Y2n-1与维持电极X2n-1相连,扫描电极Y2n与维持电极X2n相连。这种连接方法不能保证非放电间隙不放电,对提高对比度不利。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部空间都参与放电,使显示屏具有更高的发光亮度和对比度,降低电路制造成本的双放电空间的交流表面放电型等离子体显示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146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