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印楝北移栽培的技术无效
| 申请号: | 02113617.3 | 申请日: | 2002-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373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16 |
| 发明(设计)人: | 解培惠;蔡君葵;吴成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绿金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7/00 | 分类号: | A01G7/00;A01G23/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松涛 |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印楝北 移栽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领域,特别是将国外引进的印楝能够在我国栽种的一种使印楝北移栽种的技术。
印楝属楝科常绿乔木。原产于印度、缅甸、巴基斯坦等热带国家。印楝在缅甸主要分布在曼德勒、实阶和马圭三省,尤为伊洛瓦底江中游平原最集中。该地区地势平坦、海拨200公尺、位于北纬20度左右、气候炎热干燥、年均温≥25℃、年降雨400-500mm、≥10℃积温8500℃以上,土壤为红壤或砖红壤、有机质含量小于1、年温差5℃左右,冬期没有低温寒害。植被以热带稀树草原为主。栽培的树种除印楝外主要有合欢类、桉树类、酸角和糖棕等。其中:印楝+糖棕人工植物群落,是保护恢复该地区生态环境以及经济效益最佳的一组合,在马圭省处处可见。
印楝一身是宝,叶的煮汁可以消毒伤口,叶子与作物种子混拌,可以防虫。树干材质优良,不被虫蛀,是极好的建材和家具用材。树皮可以提取不育剂和抗癌剂。种子含油18-20%,其油可以直接用于防治钻蛀性害虫,也可制作天然药皂。对杀菌、爽身、止痒、抗皮肤过敏等有良好效果。油枯可萃取天然杀虫活性物质,这种活性物质既不污染环境,又不易产生抗药性,在0.1-20PPm的浓度下,便可有效防治200多种害虫,是21世纪农药发展的方向。
然而,我国没有印楝的自然分布。虽然,80年代末,我国的海南省万宁县引种印楝虽获得成功,但该地区位于北纬19度以南,年均温大于23℃,冬期无低温影响,不存在北移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印楝喜高温,怕低温,喜干旱,怕潮湿等遗传习性、特性尚有许多技术难题需要克服,故一直未有印楝北移技术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向公众公开一种能够在我国西部如云南、四川等地栽种热带楝科植物的一种使印楝北移栽种的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印楝北移的方法是:在国外原生地选种———到北移地我国西部多点、多类型不同环境中进行适应性试种———筛选适应品系扩大种植范围———获得北移成功品系,即可以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的品系———并用北移成功的种子育苗栽培,其子代完全重其父(母)代主要特征、特性———达到北移栽培的主要技术指标。
综上所述,印楝北移技术的关键是有机的把种植环境与优良品系选育、配套栽培三者融为一体,从中选育出耐寒优良品种,再循序渐进试种,不断向北推移。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从而结束了我国没有印楝树大面积分布的历史。
2、由于采用了上述北移技术方案,将全世界的印楝树种植纬度,从北纬19度以南,向北推移到北纬30度,所以不仅仅是对国内种植业、生态建设、生态平衡是一大贡献,对国际种植业、生态建设、生态平衡同样是一大贡献。
3、改变了印楝喜高温,怕低温,喜干旱,怕潮湿等遗传习性、特性的许多技术难题,本公司将继续克服各种技术难题,将印楝北移技术更加发扬和发展,使印楝树种植纬度继续不断地向北推移。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我们采用的方法是:认真检索、查阅有关文献资料;深入原生地选种、取样,掌握熟悉印楝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习性、特性;深入试种区调查考察,制订北移技术方案,不断探索印楝耐寒规律;苗期不防寒直接筛选耐寒植株与当地的川楝、苦楝进行杂交;进行多点、多品系、多类型区域性试种比较;总结北移技术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检测、分析、比较有关活性物质含量;总结北移主要技术指标,提出配套栽培技术措施供生产使用。
通过十一个春秋,在国内外多次调查考察、实践的基础上,获得印楝北移技术的成功,其主要过程是:
从缅甸热带、引入印楝至我国亚热带干热河谷(主要以金沙江干热河谷为代表):我们在纬度经原生地(下同)北移5-6度,海拔上升700多公尺,年均温度下降4-5℃,年雨量增加400mm,≥10℃积温减少1000℃以上,冬期大环境凝霜,绝对最低温为0℃左右的恶劣山地,大面积地把印楝栽培成功。截至目前:三年生结果株有3000多株,单株产种子最高达5千克多,经CO2超临界流体萃取分析,杀虫活性物质比原生地略高。在云南、四川、海南及广西四省区域20多个点上,扩大种植10多万亩。准备明年定植的苗木有500多万株。它的成功是我国植楝史上的一大创举,也是世界植楝史上出现的奇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绿金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绿金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136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械式柱塞活塞环
- 下一篇:一种铝酸钙-硫铝酸钙水泥熟料及其膨胀剂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