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锁阀门有效
| 申请号: | 02112046.3 | 申请日: | 2002-06-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3842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11 |
| 发明(设计)人: | 林淑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金凤 |
| 主分类号: | F16K5/00 | 分类号: | F16K5/00;F16K35/00 |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智平 |
| 地址: | 317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阀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带有锁定装置的阀门。
背景技术
在阀门安装于管路上后,人们通常是可以随意开启或者关闭的。但对于某些职能部门或者供水、供暖、供气的公司而言,他们通过管道向广大消费者提供自来水、暖气或者煤气的同时,还需要依靠阀门来控制管路的开闭,特别是对不按期交费的用户实行停止供应。因此,需要在阀门上安装一个锁定装置,以防止他人非法开启。这样,就出现了很多带有锁定装置的阀门。
从产品的结构上来分,现有的带锁阀门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锁体对阀门中的阀杆进行锁定,来控制阀门的开启和关闭。如中国专利00241533.X提供的“带锁阀门”,它是由阀体、阀芯、阀杆和锁具组成,锁体套在阀杆上,其下部通过螺纹连接在阀杆套上,锁芯与阀杆部分相交。该带锁阀门是利用锁具锁住阀杆,控制阀杆的转动,从而控制阀门的开启和关闭的。另一类带锁阀门是省略了传统阀门结构中的手柄,需要操作时要么直接用钥匙来替代手柄,要么使用独立的开启手柄。如中国专利99254574.9提供的“带锁球阀”中,阀门的阀杆是直接与锁芯连接的,对阀门进行操作时就直接用钥匙来完成;而中国专利00210872.0提供的“一种带锁球阀”,它的特点是阀杆密封铰接在阀体的阀杆套下部内孔中,阀杆上端上部的阀杆套内孔中滑动地插入一个锁,该锁与阀杆套之间设置轴向限位装置和可开启的锁接机构。在这种带锁球阀中,只有将锁从阀杆套中取出后,才能使用启闭操纵构件对球阀进行操作。
对于上述的第一类带锁阀门,它们是在传统阀门的基础上增设锁体的结构,保留了传统阀门的手柄,因此尽管使用时操作较方便,但其产品的结构较复杂,产品成本较高,特别是在目前带锁阀门用量大幅度上升的情况下,难以得到广泛使用。而对于上述的第二类带锁阀门,如果是采用直接用钥匙替代手柄的方式,实践表明在对阀门进行操作时很费力,且钥匙常常会折断。如果是采用专用的开启工具,也就是说对一个阀门进行操作需要同时有钥匙和专用工具,造成携带和操作均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的带锁阀门所存在的种种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新颖结构的带锁阀门,使用它具有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实用性强等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带锁阀门包括阀体、阀芯、阀杆和锁壳,阀芯位于阀体内,锁壳呈圆筒形,位于阀体上部,阀杆的内端与阀芯联接,外端伸出阀体,位于锁壳中,锁壳内有锁体,上述的锁壳套接于阀体上,锁壳内锁体与阀杆之间设有一个能够使锁体与阀杆处于联动或者分离状态的离合机构。该离合机构的状态是由锁体来控制的。当离合机构使锁体与阀杆处于联动状态时,只要转动锁壳,就能使阀杆和阀芯一起转动,对阀门进行操作,使阀门开启或者关闭。当离合机构使锁体与阀杆处于分离状态时,锁壳只能空转,无法对阀门操作。
上述的离合机构包括一对相互啮合的内齿芯和外齿芯,内齿芯周向固定于阀杆外端,外齿芯周向固定于锁壳内,锁体的中心有锁芯,在锁芯和外齿芯处设有能控制外齿芯与内齿芯相啮合的离合器。该离合器是由锁芯来控制的。当离合器使外齿芯与内齿芯处于啮合状态时,锁壳就可通过内外齿芯的相互啮合使阀杆一起转动,对阀门进行操作。
在上述的带锁阀门中,内齿芯呈圆柱形,其上部是一个凹腔,凹腔的侧壁上有齿牙,外齿芯也为圆柱形,其外径略小于内齿芯中凹腔的内径,且外齿芯的侧面有与内齿芯相啮合的齿牙。
在上述的带锁阀门中,所述的离合器包括一个头部为锥形的推杆,推杆与锁芯固连,锁体内设有一个能使锁芯上下移动的伸缩装置,所述的外齿芯上部中心开有一个锥形腔,推杆的头部插于该锥形腔内,且外齿芯至少分裂成两块,外齿芯的侧面有使外齿芯各分裂块相互收紧的弹性圈。
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外齿芯会在弹性圈的作用下收缩。此时,由于外齿芯的外径小于内齿芯凹腔的内径,故外齿芯与内齿芯处于分离状态。如果使用推杆向下顶压外齿芯,则外齿芯的各分裂块会在推杆推力的作用下向四周涨开,形成外齿芯与内齿芯相啮合的状态。
通常,上述的伸缩装置是由锁芯外侧面的斜槽和锁体内腔侧壁上的一个定位头所组成,定位头位于锁芯的斜槽内。当锁芯转动时,定位头可以使锁芯上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金凤,未经刘金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120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温低压捕集膦烷的装置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输出扭矩的浮力重力动力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