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痔疮的口服药无效
申请号: | 02110477.8 | 申请日: | 200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385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18 |
发明(设计)人: | 毛瑞峰;毛庆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毛瑞峰;毛庆才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P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31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痔疮 口服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药物属于中医散剂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痔疮的口服药。
背景技术
痔疮又称痔核,是指直肠下端粘膜下和肛管皮下痔静脉丛曲张而形成的静脉团块,按解剖部位分为外痔、内痔和混合痔。外痔的主要症状是坠胀、疼痛、有异物感,在站立、行走较长时间以及排便后有异常感觉,内痔的症状是大便时出血,如出血量多或反复出血则导致贫血,严重时有块状物从肛门脱出,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在本病的治疗上,西医多采用手术、结扎、注射、挂线等疗法,患者痛苦大、花费高,影响正常的工作与生活,且极易复发。中医多采用槐角丸、凉血地黄汤加减、外用痔疮膏、硫黄熏剂熏洗等办法,治标不治本,效果并不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痔疮的口服药,可消肿止痛、行气化瘀、祛风、凉血、止血,从而达到治疗痔疮的目的。本发明药物由纯中药配制而成,患者服用方便,口感好,疗效显著,愈后不复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祖国医学对痔疮的发病机理的认识及治疗原则,参考现代药理研究,运用通络、消肿、止痛、凉血止血、行气散瘀的药物,达到治疗痔疮的目的。
本发明的配方及重量配比如下:
全蝎 0.5-1、僵蚕 1-2、地榆炭 1-9、槐花 3-15、刺猬皮1-2;
生鸡蛋1-3枚为本发明的用量配比。
应用本发明散剂,服用方便,疗效显著,有效率100%,治愈率85%。
本发明的药物机理如下:
全蝎:味辛,性平,入肝经,有毒,具有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功效(见《实用中医大全》271页,沈庆法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1月出版)。
僵蚕:味咸、辛,性平,入肝、肺经,具有息风止痉、祛风止痒、解毒利咽、化痰散结之功效(同上273页)。
槐花:味苦,性微寒,入肝、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之功效(同上244页)。
地榆炭: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胃、大肠经,具有凉血止血、消肿止痛之功效(见《中药方剂学》上册599页,山东中医学院中药方剂教研室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76年3月出版)。
刺猬皮:味苦、涩,性平,入肾、胃、大肠经,具有固精缩尿、收涩止血、化瘀止痛之功效(同上737页)。
生鸡蛋中的鸡子黄:味甘,性温,入心、胃经,具有滋补养阴、宁心安神之功效(见《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解》修订本275、325页,北京中医学院中药教研室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年7月出版)。
中医学传统理论把痔疮称为“后病”,其发病原因是在人体脏腑气血虚损的基础上,由于饮食不节、大便失调,久坐久立,负重远行,泻痢日久,妊娠多产,外感风、湿、燥、热之邪等诱因,造成阴阳失调、气血运行不畅,经络交横,以致浊气瘀血,流注肛门,结滞不散。
本发明药物中,首选入肝经的全蝎、僵蚕,可解毒散结、祛风通络,谓之治其本;再用入大肠经的槐花、地榆炭、刺猬皮,可凉血、收涩、止血、敛疮、止痛,谓之治其标;又用鸡子黄,有减低或缓和药物烈性、调和诸药之功效,可宁心安神,服之适口。诸药调和,君臣佐使,各司其职,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达到治疗痔疮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取全蝎0.8g、僵蚕1.2g、地榆炭7g、槐花10g、刺猬皮1.5g,将上述诸药各自焙干、研末后混匀,备用;取生鸡蛋1-3枚,一端取口,倒出蛋清少许,加入药末,掺和均匀,放锅内蒸熟,晨起空腹服之,每日一剂,连服10日为一疗程。
实施例1主要用于治疗内痔、混合痔。
实施例2:
取全蝎0.9g、僵蚕1.5g、刺猬皮1g,将上述诸药各自焙干、研末后混匀,备用;取生鸡蛋1-3枚,一端取口,倒出蛋清少许,加入药末,掺和均匀,放锅内蒸熟,晨起空腹服之,每日一剂,连服10日为一疗程。
实施例2主要用于治疗外痔。
为表明本发明药物的疗效,将治疗的60名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施治,立档留查和追踪调查加以统计对比,对照组用中西药常规治疗,试验组用本发明药物治疗,皆以症状减轻为有效,症状全部消失,半年后未复发的为痊愈。统计结果如下:
表1,对照组疗效情况:
表2,试验组疗效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毛瑞峰;毛庆才,未经毛瑞峰;毛庆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104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泡式液压缓冲蓄能法及装置
- 下一篇:拉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