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人造树木防治荒漠化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02109896.4 申请日: 2002-05-31
公开(公告)号: CN1385584A 公开(公告)日: 2002-12-18
发明(设计)人: 马玉明;马世威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红菊绿谷荒漠化防治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E02D3/00 分类号: E02D3/00;A01G23/00
代理公司: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徐军
地址: 100055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利用 人造 树木 防治 荒漠化 方法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治理沙漠、荒山绿化的方法。

(二)背景技术:

沙漠化在全世界的蔓延,扩展地区主要是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其根本原因之一是这些地区干旱缺水,如果大面积植树,势必耗散大量水分。一棵树相当于一部小型抽水机,当生态环境还没有形成或恢复到大面积植树的条件时,大量植树不但要消耗干旱地区有限的水资源,而且树木也很难成活,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我国沙漠化防治几十年来一直处于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尴尬境地,除人为作用外,治理方面主要是没有遵循客观自然规律,盲目种树。其次是没有采用先进科学的合理的技术和方法。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解决在干旱条件下,防止沙漠化蔓延,促进天然植被迅速恢复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步:人造树木的制备。将塑料、橡胶、尼龙或玻璃钢制成树木。树木地上部分与真实树种的树形、枝叶、颜色一致,乔木高度在2~7米之间。灌木高度在0.5~4米之间。在乔木主杆中铸有钢筋棍,灌木主枝中铸有铅丝。树木地下部分根系有主根、侧根和毛根,根系分2~3层。

第二步:植人造树木。将第一步制得的人造树木穴状或带状定植。

第三步:植天然树木。在人造树木定植的空档种植天然乔灌木树种。

第四步:起出人造树木。待天然植被覆盖率达到50%以上时,起出人造树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人造树木治理沙漠和荒山绿化,首先是不用浇水,也不耗散土壤水分,可节约大量水资源和人力物力;其次是不怕牲口、鼠兔哏食,不用专职护林员;再次是立竿见影,不论沙漠或荒山,栽后满目葱郁,地表风沙流即会受到扼制。从长远效果讲,由于人造树木栽后即能减低风速,比生物树木更能保墒蓄水,林内风蚀减少,尘埃和有机质迅速留集,水分、温度比流沙和旷野高,也高于生物乔灌木林内,所以天然植被可快速增长。一旦天然植被盖度达到50%左右,流沙不再移动,人为改造利用沙漠或让其天然植被更新演替均可。此时,人造树木可以起出,在流沙地或荒山上重新定植,反复利用,该方法没有环境污染问题。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利用人造树木防治荒漠化的方法。

第一步:人造树木的制备。将塑料制成树木,树木地上部分与真实树种的树形、枝叶、颜色一致,乔木高度在3~5米,灌木高度在1~3米。在乔木主杆中铸有钢筋棍,钢筋棍8mm粗,灌木主枝中铸有铅丝,铅丝4mm粗。树木地下部分根系有主根,侧根和毛根,根系分3层。

第二步:植人造树木。将第一步制得的人造树木根据沙漠化、荒山化的程度及视觉美观,错落有秩的造形穴状、带状定植。

第三步:植天然树木。在人造树木定植的空档种植天然乔、灌木树种。

第四步:起出人造树木。待天然植被覆盖率达到50%以上时,起出人造树木,完成绿化。

实施例2

利用人造树木防治荒漠化的方法。

第一步:人造树木的制备。将橡胶、玻璃钢或尼龙制成树木,树木地上部分与真实树种的树形、枝叶、颜色一致,乔木高度在3~5米,灌木高度在1~3米。树木可单株、数株,或经组装可连为一体。树木地下部分根系有主根,侧根和毛根,根系分3层。第二步到第四步与其余与实施例1相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红菊绿谷荒漠化防治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红菊绿谷荒漠化防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098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