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再生砖瓦砌砖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2109884.0 | 申请日: | 200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383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辉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28B3/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军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再生 砖瓦 砌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类新型建筑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二)背景技术:
砖瓦具有保温隔热、耐火隔音的性能及施工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自古以来一直是我国广泛采用的建筑材料之一。砖瓦构造的房屋,在我国从南到北到处可见。随着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美化环境,城市改造已经提到意识日程。拆除旧式砖房,换之以鳞次阶比的高楼大厦,显然成为一种城市现代化的模式,但同时也产生了如何处理大量建筑垃圾的新课题。迄今为止,这些拆迁下来的建筑垃圾除了一部分钢筋被回收利用之外,其他的废料均无法处理,只好山上、海里、河里到处乱投乱弃,既破坏了大自然,又造成了环境污染及隐患。此外,全国上千家生产砖瓦的企业因设备陈旧,生产工艺落后、质量无法保证,在生产砖瓦的过程中,几乎有60%的废品、次品无法处理。只能胡乱投弃,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着重解决废弃砖瓦回收再利用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再生砖瓦砌砖制备方法是以废砖或废瓦为骨料,以硅酸盐水泥浆为粘结剂,再加添加剂。
第一步:原料粉碎筛分,将建筑垃圾中的废砖或废瓦及砖瓦厂的废砖废瓦冲洗,破碎机破碎,在粒度分离器上分离,筛分出不同粒度的废砖或废瓦颗粒,粒度为50mm以下。
第二步:制料浆,按重量份数比为,废砖或废瓦颗粒∶硅酸盐水泥浆∶添加剂为1000∶100~1000∶0~100的比例下料,硅酸盐水泥浆的水灰重量比30~100∶100,搅拌机搅拌成料浆。
第三步:成型养生,在加压振动成型机上加压成型,自然养生7日或蒸汽养生24小时得成品砌砖。
经上述方法制得的再生砖瓦砌砖含有原料重量比为废砖或废瓦颗粒∶硅酸盐水泥浆∶添加剂为1000∶100~1000∶0~100。强度为0~50N/mm2,骨料粒间填充率为10~100%,砌块内部空隙率为40~85%。单位容重为1.2~2.3g/cm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具有良好的保温性、隔热性、隔音性及耐火性能加入适量的水泥凝结剂,经过合理的配方,制成一种多孔质建筑材料,不仅解决了建筑垃圾及废砖废瓦的处理问题,而且达到环境保护,变废为宝的目的。作为非承重墙体材料,因其空隙率在60%以上,不仅其保温、隔热、隔音、耐火等性能远远超过了现有的红砖(空隙率30%左右)及普通混凝土砌块,而且单位容重小、重量轻,可以降低墙体构造的承重载荷,是一种很好的轻质填充墙材料。因主要原料为建筑垃圾及废品废料,故原材料成本低,从而其成品价格在同类产品中具有一定优势。同时,因其外形美观,表面颜色可应使用要求进行调整,达到美化环境的效果,故此,必将会有广阔的销售市场前景。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再生砖瓦砌砖制备方法是以废砖或废瓦为骨料,以硅酸盐水泥浆为粘结剂。
第一步:原料粉碎筛分,将建筑垃圾中的废砖或废瓦及砖瓦厂的废砖废瓦冲洗,破碎机破碎,破碎机功率为7.5Kw,在粒度分离器上分离,筛分出不同粒度的废砖或废瓦颗粒,粒度为5~2.5mm。
第二步:制料浆,按重量份数比为,废砖或废瓦颗粒∶硅酸盐水泥浆为1000∶200的比例下料,硅酸盐水泥浆的水灰重量比60∶100,搅拌机搅拌成料浆。
第三步:成型养生,在加压振动成型机上加压成型,自然养生7日得成品砌砖。
经上述方法制得的再生砖瓦砌块含有原料重量比为废砖或废瓦颗粒∶硅酸盐水泥浆为1000∶200。强度为5.9N/mm2,骨料粒间填充率为30%,砌块内部空隙率为67.1%。单位容重为1.63g/cm3。可作为非承重砌块。
实施例2
再生砖瓦砌砖制备方法是以废砖或废瓦为骨料,以硅酸盐水泥浆为粘结剂。
第一步:原料粉碎筛分,将建筑垃圾中的废砖或废瓦及砖瓦厂的废砖废瓦冲洗,破碎机破碎,破碎机功率为7.5Kw,在粒度分离器上分离,筛分出不同粒度的废砖或废瓦颗粒,粒度为5~2.5mm。
第二步:制料浆,按重量份数比为,废砖或废瓦颗粒∶硅酸盐水泥浆为1000∶900的比例下料,硅酸盐水泥浆的水灰重量比35∶100,搅拌机搅拌成料浆。
第三步:成型养生,在加压振动成型机上加压成型,成型机输出功率为2.95Kw,自然养生7日得成品砌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辉,未经王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098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微生物粉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下一篇:新型电子水平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