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饮用水水源中孳生的蚤类浮游动物的生态食物链控制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02109734.8 申请日: 2002-05-14
公开(公告)号: CN1380261A 公开(公告)日: 2002-11-20
发明(设计)人: 崔福义;林涛;马放;车振启;张立秋;冯琦 申请(专利权)人: 崔福义
主分类号: C02F3/32 分类号: C02F3/32
代理公司: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毕志铭
地址: 15009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饮用水 水源 孳生 浮游动物 生态 食物链 控制
【说明书】: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方法,特别是一种对饮用水水源中孳生的蚤类浮游动物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水体污染使得饮用水水源中的富营养化状况日益恶化,人类的过渡捕渔进一步破坏了自然水体中的生态平衡,生态恶化造成了水蚤类浮游动物的大量孳生。该现象已在许多城市水源,特别是水库、湖泊类水源的水中出现,而水厂中常规的水处理工艺----混凝、沉淀、过滤和消毒对其难以进行有效的去除,在我国一些大中城市的水厂清水池乃至管网及用户水中都曾发现过水蚤。水蚤类浮游动物在用户水中出现,不仅违反了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更重要的是大多数水蚤目是诸如血吸虫、线虫等水中致病生物的中间宿主,从而成为传播疾病的一个重要媒介,给人们的用水安全问题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发明内容:本发明是研制一种对饮用水水源中孳生的蚤类浮游动物的生态食物链控制法。该方法解决了目前饮用水水源中富营养化状况日益恶化以及蚤类浮游动物大量孳生的问题。本发明是在作为自来水厂水源的湖泊或水库中实施鲢鱼和鲬鱼混养,鲢鱼和鲬鱼的放养量为每立方米水中放养30~150克。鲢鱼和鲬鱼可以有效的控制水蚤类浮游动物的孳生,解决水源中的富营养化问题。本发明填补了国内外缺乏从水处理的角度对水蚤类浮游动物进行控制研究的空白,为今后此类问题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借鉴。本技术的研究主要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利用自然水体中生物群落间的食物链关系进行水体的综合治理。通过放养鲢鲬两种淡水鱼类来调整水体的营养结构和代谢水平,以此达到恢复生态平衡并控制蚤类滋生的目的。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依靠生态技术对水处理中出现的因水源恶化而引起的新问题进行治理,它是一条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从长远来看它也是一条解决此类问题的根本途径,不仅能解决饮用水安全问题,还具有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效益。实施以放养水体鱼类来控制水蚤类浮游动物的孳生而且对水体的恢复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还可以因为水体的恢复而降低水厂的水处理费用,从而取得社会、经济双重效应,该技术势必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在作为自来水厂水源的湖泊或水库中放养鲢鱼和鲬鱼,鲢鱼和鲬鱼的放养量为每立方米水中放养30~150克。所放养的鲢鱼和鲬鱼的重量比为(1~3)∶1。实施以生态治理为目的的淡水鱼类养殖,并通过对浮游动物与鱼类每隔15~30天一次的监测来调整水体中的放养鱼类的生物量。监测方法可通过设立3~5个采样点(站),通过采样计数的方法对浮游动物的数量变化进行观测,根据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变化趋势进行水体中鱼类投放生物量的调节,使用鱼群探测仪或利用拖网捕捞采样计数的方式对水体中鱼群的总体生物量进行测定并通过定期鱼产品的捕捞使水体中鱼类生物量维持在所需要的范围内。

针对本发明进行了实验室阶段的小试研究:试验以水蚤类浮游动物中具有代表性的剑水蚤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不同的实验条件,最终找到一条合理有效的生态技术控制方案。实验模型设在哈尔滨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实验室内,该实验使用了3个容积为1.2m3的玻璃水箱(尺寸为2×0.6×1m),实验用水为经过曝气除氯后的自来水加入一定数量的生活污水、正磷酸盐、氯化铵和马粪,定期补充因挥发及取水样而散失的水分(补充水的水质条件基本与水箱中的一致)。鱼箱上方悬挂日光灯管,光强度为90001x左右,每天开启时间约为10小时。经过3周左右剑水蚤类浮游动物的自然培养后,正式进入实验阶段。

通过试验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在试验水体中实施以鲢、鲬混养为目的的生态治理方案,在投放量为每立方米水中投放30~40克鱼时对水体中的剑水蚤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在混养实验中不但可以有效的控制水蚤的孳生:水体中剑水蚤的数量从试验开始时的22个/L降低到试验结束时的0.8个/L;并且水中的N、P等营养物质也得到了降低:试验结束时总磷降低了34%、总氮降低了30%,有机物指标CODMn减少了18%同时对浮游藻类的生长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由试验开始时的1.2×106个/L降低为试验结束时的0.98×106个/L,从而对水质的恢复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福义,未经崔福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097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