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还原铸造方法、还原铸造装置以及利用该方法的铸模无效
| 申请号: | 02108745.8 | 申请日: | 2002-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383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11 |
| 发明(设计)人: | 伴惠介;荻原晃一;春原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信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22D21/04 | 分类号: | B22D2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梧,马高平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还原 铸造 方法 装置 以及 利用 铸模 | ||
1.一种还原铸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熔融金属浇注到铸模的型腔中;
通过使熔融金属和还原性化合物在铸模的型腔中彼此接触而还原熔融金属表面上形成的氧化膜;以及
固化型腔中的熔融金属,
其中,在浇注步骤中,在使熔融金属于型腔中形成紊流的同时将熔融金属浇注到型腔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还原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熔融铝或熔融的铝合金被用作熔融金属,而通过将镁的气体和氮气引入型腔中并允许镁的气体和氮气在型腔内彼此反应而获得的镁-氮化合物被用作还原化合物。
3.一种还原铸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制备包括型腔和布置在型腔上游侧的浇道的铸模,浇道的流道直径比冒口部分的流道直径小;以及
将熔融金属浇注到铸模的型腔中;
通过使熔融金属和还原化合物在铸模的型腔中彼此接触还原熔融金属表面上形成的氧化膜;以及
固化型腔中的熔融金属,
其中,在浇注步骤中,被浇注到型腔中的熔融金属的流速通过调节浇道的流道直径进行调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还原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熔融铝或熔融的铝合金被用作熔融金属,而通过将镁的气体和氮气引入型腔中并允许镁的气体和氮气在型腔内彼此反应而获得的镁-氮化合物被用作还原化合物。
5.一种还原铸造装置,用于在通过允许熔融金属和还原化合物彼此接触而还原熔融金属表面上形成的氧化膜的同时进行铸造,该装置包括:
具有用于接收熔融金属的型腔、以及布置在型腔上游侧、用于将熔融金属浇注到型腔中的冒口部分和浇道的铸模,浇道的流道直径小于冒口部分的流道直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还原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冒口部分正好布置在型腔的上游,而浇道与冒口部分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还原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存放熔融金属的熔融金属储存池布置在注入口处,该注入口布置在浇道的上游侧,而用于打开/封闭熔融金属储存池与浇道之间的连通的开启/关闭元件布置在其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还原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铸模包括限定型腔和冒口部分的金属模具部分和限定浇道和注入口的陶瓷适配器。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还原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浇道内壁的表面经受隔热处理或由隔热材料形成,隔热材料是从由陶瓷、氧化铝板以及其他隔热材料构成的组中选取的。
10.一种用于铝还原铸造方法中的铸模,其中铝或其合金的熔融金属被浇注到型腔中,并且铸造是在熔融金属表面上形成的氧化膜通过使镁-氮化合物和熔融金属在型腔中彼此接触而被还原的同时进行的,镁-氮化合物是通过使镁的气体和氮气彼此反应而产生的,
其特征在于,流道直径小于冒口部分的流道直径的第一浇道布置在型腔的上游侧。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铸模,其特征在于,用于将熔融金属浇注到型腔中的第二浇道在型腔的上游侧直接与型腔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信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信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0874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