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活页夹无效
申请号: | 02108329.0 | 申请日: | 200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378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13 |
发明(设计)人: | 东野高佳;北田筑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库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2F13/06 | 分类号: | B42F13/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景林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页夹 | ||
本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活页夹,更具体来讲,本发明涉及对某种活页夹的一种改进方案,该活页夹能通过顺着一块基板向下弯折装订折条而施加装订力。
现有技术
一般来讲,被称为平张卷宗(flat file)的文档具有一基板、几个为装订折条设置的通道、以及几个按压部件。基板为薄条状部件,其类似于板条那样延伸。所说通道是由基板上两个纵向布置的孔洞组成的。所说按压部件制在基板上表面的那一侧。每个按压部件都可以在两个位置之间滑动,其中的一个位置是敞露对应的那个所说通道,而另一个位置是遮闭该对应通道。这种活页夹被设计成这样:当按压部件相互移开时,就对装订折条施加装订力作用,从而将它们保持在向下折的姿态上;当按压部件相对移近时,可将装订折条从对应的通道中拔出。
但是,这种活页夹的不便之处在于:例如在装订折条已穿过制在基板上的通道之后,并不能只用一只手的两个手指一例如是拇指和食指就能容易地执行装夹操作,这是因为:当向装订折条施加装订力时,是必须要将按压部件相互移开的。
发明概述
本发明致力于消除上述的不便。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设计一种活页夹,其适于采用这样的设计:可在一个方向上施加操作力。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活页夹,这种活页夹可对已穿过通道的装订折条施加装订力,其中的通道是在一块基板上制出的,该基板在纵向方向上延伸,该活页夹是这样的结构:其中的基板具有多个基板组成部件,它们被设置成可沿纵向方向相对运动,并能形成所说的通道;其中的每个基板组成部件都具有至少一个操作部分,当各个基板组成部件相对运动时,该操作部分也发生移动;这样就可以通过按照设定方式拨动操作部分来对装订折条进行按压或松开操作。例如在每个基板组成部件的纵向上制有两个操作部分的情况中,这样的结构能实现通过迫近或掐压操作来按压和松开装订折条。这样就不但能确保在操作过程中操作力是在同一方向上施加的,从而容易而平顺地执行装订和松开操作,而且实现了用指尖来对操作部分施加操作力。
另外,本发明还可提供一种活页夹,该种活页夹可对已穿过通道的装订折条施加装订力,其中的通道是制在一基板上的,该基板在纵向方向上延伸,活页夹是这样的结构:基板具有多个基板组成部件,它们被设计成可在纵向方向上相对运动,并能形成所说的通道;其中的每个基板组成部件都具有一个第一操作部分和一个第二操作部分,当各个基板组成部件相对运动时,这些操作部分发生移动;其中,当第一操作部分相互移近时,第二操作部分相互移开,且将装订折条压到其装订姿态上,当第二操作部分相互移近时,装订折条被松开,且第一操作部分相互移开。在采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当第一或第二操作部分相对移近时,第二或第一操作部分就相互移开。因而,可始终通过将对应的操作部分相对移近来执行对装订折条的按压或松开操作。这样的设计确保了在各个操作过程中操作力是在同一方向上施加的同时,还能达到简化操作的效果。
本发明最好采用这样的结构:其中的基板组成部件在形状上是相同的,且通过将各个基板组成部件组合在一起而形成基板。这种结构通过减少了构成基板的部件种类而实现了结构的简化和成本的降低。
对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中的示意轴测图表示了一个文档,该文档中采用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设计的活页夹;
图2是对所说活页夹的放大轴测视图;
图3是沿图1中的A-A线所作的剖面图;
图4是与图3类似的剖面图,该图表示了装订折条将要被弯折下时的状态;
图5(A)中的俯视图表示了一个基板,在该图中装订折条按压部分相互靠近;
图5(B)的俯视图表示了一个基板,在该图中,两个第一操作部分相互靠近;
图6(A)是一个基板组成部件的俯视图;
图6(B)是图6(A)所对应的底视图;
图7是沿图6(A)中B-B线所作的放大剖面图;
图8是沿图6(A)中的C-C线所作的放大剖面图;
图9(A)是与图6(A)对应的前视图;
图9(B)是与图6(A)对应的背视图;
图10是沿图6(A)中的D-D线所作的剖面图;
图11是沿图6(A)中的E-E线所作的放大剖面图;
图12是沿图6(A)中的F-F线所作的放大剖面图;
图13是沿图6(A)中的G-G线所作的放大剖面图;
图14是沿图5(A)中的H-H线所作的放大剖面图;
图15是图5(A)的局部放大前视图;
图16是图5(B)的局部放大前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库友株式会社,未经科库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083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阻尼装置
- 下一篇:机动两轮车的空气吸入口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