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的杀虫剂和杀真菌剂组合物无效
| 申请号: | 02107095.4 | 申请日: | 2002-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375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23 |
| 发明(设计)人: | 大津悠一;涩谷克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拜耳农药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A01N43/90 | 分类号: | A01N43/9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谭明胜,邰红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杀虫剂 真菌 组合 | ||
本发明涉及新的杀虫剂和杀真菌剂增效活性物质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已知的emamectin或其盐和水稻白叶枯病控制剂。
emamectin和其盐是从杀虫剂阿夫米丁作为起始材料制备的16-员环的大环内酯类型化合物(EP-A-89202;EP-A-301806;有机化学杂志,59,7704-7708,(1994);和US-5288710),可以被用作为杀虫剂和杀螨剂并且已知可与杀虫剂混合使用(WO99/25187,WO00/02453)。
近来在水稻栽培时,采用幼苗移植器进行的机械移植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并且正在尝试在水稻田中通过同时控制昆虫和作物疾病节省劳力以及在幼苗生长或种子处理过程中采用化学方法在育苗盒中疾病和昆虫的控制也节省劳力。
而且,就安全和环保而言一直强烈期望减低农业化学的应用量和应用频率,并且正在研究化学品的应用量还有进一步的减低。
特别是在水稻栽培中,对节省劳力和有效控制害虫和水稻疾病仍然有需求。有害的昆虫例如鳞翅目昆虫(Chilo suppresalis,Cnaphalocrosis medinalis等等)和Thysanoptera(Chloethripsoryzae等等),重要的疾病是上面提到的水稻白叶枯病。同时控制水稻疾病和对水稻有害的昆虫是特别有益的。
现在已经发现包括(a)emamectin或其盐和(b)至少一种活性成分的新的活性物质组合物,所述的活性成分选自于水稻白叶枯病控制剂,该组合物显示特别高的杀昆虫和杀真菌活性。
通过混合本发明的杀昆虫和杀真菌组合物令人惊奇地显示显著的增效杀昆虫作用,而这是从利用单个emamectin或其盐的情况的杀昆虫效果无法推测的,因此与单独使用emamectin和水稻白叶枯病控制剂相比本发明的杀昆虫和杀真菌剂组合物在较低的剂量时同时显示优秀的杀昆虫作用和优秀的抗水稻白叶枯病的控制作用。
此外,本发明的杀昆虫和杀真菌剂组合物同时和精确地显示显著的抗鳞翅目昆虫的作用例如Cnaphalocrosis medinalis等等和thysanoptera昆虫例如Chloethrips oryzae等等,它是重要的有害于水稻的昆虫并且获得了对现存的化学产品,水稻白叶枯病,对水稻有害的最重要的疾病的抗性。
emamectin是已知为emamectinB1b和emamectin B1a的异构体的混合物。US4874749,在有机化学杂志59,7704-7708(1994)描述了MK-244。在本发明中,emamectin可用作为这些异构体或单个异构体的混合物。在本发明中,emamectin可用作为游离的碱基或具有无机或有机酸的盐的形式。emamectin的无机盐,例如盐酸盐(USP4874749)和磷酸盐(US5288710)。emamectin的有机盐例如是苯磺酸盐,马来酸盐,柠檬酸盐,焦梧酚酸盐(pyrogallolate),苯甲酸盐,水杨酸盐(US5288710)。
在上述提到的emamectin或其盐中,特别是emamectin苯甲酸盐(emamectin苯甲酸盐Bla和emamectin苯甲酸盐Blb的混合物;参见杀虫剂手册,英国作物保护委员会出版,第12版(2000))是优选的。
水稻白叶枯病控制剂与上面提到的emamectin或其盐一起用于本发明的杀虫剂和抗真菌剂组化合物。可以使用几种已知的试剂(参见杀虫剂手册,第12版)。能够控制水稻白叶枯病的优选的化合物是:
·1,2,5,6-四氢吡咯[3,2,1-ij]喹啉酮(pyroquilon),(2-1)
·(1RS,3RS)-2,2-二氯-N-[1-(4-氯苯)乙基]-1-乙基-3-甲基环-丙烷甲酰胺(carpropamid),(2-2)
·3-烯丙氧基-1,2-苯并异噻唑-1,1-二氧化物(probenazole),(2-3)
·5-甲基-1,2,4-三唑[3,4-b]苯并噻唑(三环吡咯)(2-4)
·2-氰基-N-[1-(2,4-二氯苯基)乙基]-3,3-二甲基丁酰胺(dichlocimet),(2-5)
(这些化合物可参见例如杀虫剂手册,第12版(2000),日本待审专利公开76846/199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拜耳农药株式会社,未经日本拜耳农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070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