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灌溉阀无效
| 申请号: | 02105666.8 | 申请日: | 2002-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386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25 |
| 发明(设计)人: | 谷川明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谷川明男 |
| 主分类号: | A01G25/16 | 分类号: | A01G25/16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力行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灌溉 | ||
本发明的背景
1.本发明的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液体的阀,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给植物浇水的灌溉阀。
2.相关技术的描述
大多自动浇水装置通常形成为系统,所述系统中包括电湿度传感器和开-闭阀,如日本专利25073787中所述,因此需要更高的制造成本和电能。已经提出了不需要电能的供水装置,如日本未审专利公开(Kokai)H11-239424中所述,其中使用蓄气罐中的气体压力,或者使用毛细管作用。但是,对于大面积的灌溉上述两种都是不可能的,而且长时间的用于自动浇水也是不可能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包含在现有技术的系统中的问题,例如需要电能、高成本、难以小型化、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面积的灌溉,并很难长时间自动供水。另外,由于要对位置变化的排水区及大面积农田或公园的各种植物的浇水进行控制,使现有技术的灌溉系统非常复杂且规模很大。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灌溉阀,其不用电能而工作,降低了装置的制造成本,适用于大规模面积的灌溉,而且能长时间地自动供水。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灌溉阀,通过所述阀的简单的管道系统实现对位置变化的排水区域或对准到大的农田或公园的各种植物的浇水进行控制。另外,本发明能在如混凝土壁面等难以耕种的地方上栽培植物。
本发明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实现前述目的通过防止环境恶化及除去在土壤、农作物和植物上过度灌溉的有害效果而避免食物短缺,其中防止环境恶化是全球的目标。
本发明的简要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灌溉阀由一个容器形成,其至少一部分是可透水的,而且一个可吸水物体被装在该容器中,其中由可吸水物体的体积膨张所产生的压力被直接或间接用来自动打开或关闭供水管。
众所周知例如蛋白质和纤维素的可吸水天然物质或如可吸水聚合物的人工合成可吸水物质通过吸水可以使其体积增大到干燥状态时的十倍或更多倍。当水供给到一个其中密封有由这样一种可吸水材料形成的可吸水体的可透水容器时,该容器中的压力增加。当水通过如蒸发或渗透作用排到容器外部时,压力降低。
通过压缩一部分弹性供水管或致动气缸中的活塞而在容器中产生的前述压力可以打开和关闭一个阀。因此可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灌溉阀,其中直接使用由可吸水物体的体积膨胀产生的压力。
另外,阀可以由一个薄壁管制成,其从一个主供水管分出,导入一个特殊的传感器气缸和设置在薄壁管中部的前述直接阀。通过压缩一部分弹性供水管或致动气缸中的活塞而在容器中产生的前述压力使用主供水管道的液压可以打开和关闭设置在主供水管道中的阀。因此可以实现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灌溉阀,其中间接使用由可吸水物体的体积膨胀产生的压力。
附图的简要描述
图1(a)和1(b)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剖面图,其中图1(a)表示开启状态的阀,图1(b)表示关闭状态的阀;
图2(a)和2(b)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剖面图,其中图2(a)表示开启状态的阀,图2(b)表示关闭状态的阀;
图3(a)和3(b)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剖面图,其中图3(a)表示开启状态的阀,图3(b)表示关闭状态的阀;
图4是一个示意图,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应用实施例;
图5是一个示意图,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应用实施例;
图6是一个示意图,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应用实施例。
本发明的详细描述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例进行描述。
参照图1(a),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如此构造,即将一个可吸水物体103插在一个弹性管101和一个完全覆盖弹性管101的可透水罩102之间。使用管箍104将弹性管101的两端以及可透水罩102的两端与管联接端口105紧密相连并固定到其上。为了防止可吸水物体103泄露在可透水罩102的外部,应该适当地选择用于可吸水物体103的材料。应该用粘结剂等将可透水罩102固定到管联接端口105以防止在可透水罩102中造成任何泄露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谷川明男,未经谷川明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056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