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视频显示设备上显示静态图像的方法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02105387.1 | 申请日: | 2002-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373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09 |
发明(设计)人: | 乔治·A·塞里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汤姆森特许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5/36 | 分类号: | G09G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吕晓章,马莹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频 显示 设备 静态 图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解码视频数据的方法,尤其涉及显示从逐行或非逐行视频数据构造而成的图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例如,电视显示器)中,从上到下和从左到右扫描数百行水平线。在逐行显示中,从上到下依次扫描每一条线,构成帧图像。在隔行显示中,单独地和交替地扫描奇数线和偶数线,构成单独的场图像。
在CRT显示中,例如,逐行显示的帧图像由480条光栅线组成,显示速率(或刷新速率)是每秒30帧。相比之下,隔行显示的场图像由240条光栅线组成,显示速率是每秒60场。大多数电视机是隔行显示设备,和按两种相互交织线,即所有奇数线和所有偶数线,交替扫描光栅线。
在数字电视广播中,数字视频解码器(例如,机顶盒)用作使电视机能够成为与通信信道的用户界面和还使电视机能够接收和解码数字音频/视频数据的设备。还要求这样的数字视频解码器在数字电视广播中除了显示正常图像之外,还显示静态图像。例如,当电视观众改变频道时,电视机的数字视频解码器在进行初始化和/或满足过渡到稳态视频解码/显示所需的条件的同时,进行操作显示静态图像。
在隔行(或非逐行)显示中,静态图像是通过交替显示两个场图像(一个是偶数线的和另一个是奇数线的)显示的。在这种模式中,数字视频解码器进行操作,向显示单元(例如,CRT显示器)连续输出这两种场图像。
当视频数字被记录成场图像时,在相邻场图像之间存在着1/60秒的时间偏移,和对于处在运动之中的对象,存在着相应的空间偏移。在用两个相邻场图像构造静态图像的情况中,由于图像的两个场在时间上相隔一个场显示时段,因此,图像中的任何运动都会导致图像的两个场之间的空间偏差。结果是,当用图像的两个相邻场构造静态图像时,所显示的静态图像中运动区域将表现出随着两个场被交替显示而振动。运动程度越高,波动就越引人注目和令人烦恼。
发明内容
因此,需要一种构造在逐行或非逐行显示中基本上没有振动等的静态图像的方法。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在视频数据解码系统中构造要在显示设备上显示的静态图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接收要在解码系统中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重构的视频数据,该视频数据包括构成要在显示设备上显示的图像的场;选择构成图像的场之一;和在显示构成图像的场的时段内,在显示设备上显示场的所选那一个。接收视频数据步骤最好包括:当视频数据来源于逐行源材料时,把帧图像划分成构成图像的场。当视频数据来源于非逐行源材料时,构成图像的场也可以是要为非逐行显示而交替显示的场图像,和在显示两个场图像的时段内,最好显示场之一。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构造静态图像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接收要在解码系统中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重构的视频数据;首先确定视频数据的描述符是否存在错误,其中视频数据的描述符用于指示视频数据来源的源材料的类型;其次确定该描述符是指示逐行的,还是隔行的;当在第一确定步骤中描述符没有错误和在第二确定步骤中描述符指示逐行时,显示构造静态图像的视频数据的帧图像;和当在第一确定步骤中描述符存在错误或在第二确定步骤中描述符指示非逐行时,显示构造静态图像的视频数据的场图像之一。
当描述符指示非逐行时,显示场图像之一的步骤包括:选择构成图像的场图像之一,和在显示构成图像的场图像的时段内,显示场图像的所选那一个。当在第一确定步骤中描述符存在错误时,显示场图像之一的步骤可以包括:当视频数据来源于逐行源材料时,把用于逐行显示的帧图像划分成构成图像的场,选择场之一,和在显示场图像的时段内,在显示设备上显示场的所选那一个。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可以实现本发明的数字视频解码器的方块图;
图2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构造静态图像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A和3B显示了一场图像序列和从两个相邻场重构而成的帧图像;
图4是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构造静态图像的方法的流程图;和
图5A和5B显示了用于隔行显示的场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姆森特许公司,未经汤姆森特许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053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