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计量药液瓶无效
| 申请号: | 02103969.0 | 申请日: | 2002-03-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363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14 |
| 发明(设计)人: | 尹志勇;李青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志勇;李青峰 |
| 主分类号: | B65D47/20 | 分类号: | B65D47/20;B65D25/56;A61J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2000 辽宁省铁岭***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计量 药液 | ||
1、一种可计量药液瓶,由瓶体[1]和瓶塞[8]两部分构成,其特征在于瓶体[1]由一大一小两个腔体并列组成,大的为药液腔[2],小的为计量腔[3],二者之间设有腔隔[4],并在靠近顶端有腔隔孔[5]相通;通过改变瓶体[1]的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可实现计量腔[3]中的药液为空、满或一定体积,其数值由计量腔[3]外表面的刻度来表示;计量腔[3]的内壁为圆柱形,自腔隔孔[5]向上延长形成瓶颈[6]。瓶颈[6]最顶端开有瓶口[7],圆柱形瓶塞[8]自瓶口[7]塞入、拔出或旋转,以实现药液的计量和提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计量药液瓶,其特征在于瓶塞[8]的外表面设置若干个环形凸起环[9],自底面向上开有中心孔[10],下部设置一环状凹槽[11],内有多个分液孔[12],均与中心孔[10]相通;瓶塞[8]上部开有两个左右对称的出液孔[13],且均向瓶塞[8]纵轴斜向延长与中心孔[10]相通,斜向延长的目的是便于插入吸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计量药液瓶,其特征在于在出液孔[13]开口的下方设置薄的鸭嘴口[14],鸭嘴口[14]呈三角形,顶端向上翘起,在倾倒药液时起导流作用;出液孔[13]周边要留出足够的凹陷,便于塞入瓶塞[8]时容纳鸭嘴口[1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计量药液瓶,其特征在于当瓶塞[8]完全塞入、瓶体[1]在密封状态下,出液孔[13]低于瓶口[7],凸起环[9]与瓶颈[6]紧密接触实现密封;此时腔隔孔[5]与分液孔[12]相通,使药液腔[2]中的药液得以流入计量腔[3]。当拔出瓶塞[8]提取药液时,出液孔[13]露出瓶口[7],此时分液孔[12]高出腔隔孔[5],腔隔孔[5]被瓶塞[8]封堵并由凸起环[9]密封,计量腔[3]内的药液经由中心孔[10]、出液孔[13]、鸭嘴口[14]流出;无论吸吮药液还是倾倒药液,计量腔[3]内产生的负压均由另一个出液孔[13]补足空气来消除。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计量药液瓶,其特征在于在整个塞入瓶塞[8]的行程中,有一个药液腔[2]经腔隔孔[5]、环状凹槽[11]、分液孔[12]、中心孔[10]、出液孔[13],最终与外界大气相通的过程,以消除由于药液腔[2]内的药液减少所形成的负压,保持瓶体[1]内外的压力平衡;随着瓶塞[8]的进一步塞入,鸭嘴口[14]在瓶口[7]的约束下贴向出液孔[13],并与瓶颈[6]紧密接触,最终被瓶塞[8]上的一道道凸起环[9]所封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计量药液瓶,其特征在于可以采取旋转瓶塞[8]的方式,以控制腔隔孔与出液孔的开通或关闭状态,来实现药液的计量和提取。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可计量药液瓶,其特征在于瓶塞[8]下部的凹槽[11]可以不是环状的,而是由两段凹槽组成,与出液孔[13]呈错位分布在瓶塞[8]的弧面上;瓶颈[6]上部开有与出液孔[13]平行的两个缺口[15],缺口[15]的边缘可以在瓶颈[6]上封闭呈“O”型,也可以向上延长至瓶口[7]呈“U”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可计量药液瓶,其特征在于瓶体[1]在密封状态下,药液腔[2]与计量腔[3]相通,得以实现药液的计量;提取药液时,旋转瓶塞[8]使出液孔[13]于瓶颈缺口[15]处外露,此时凹槽[11]与腔隔孔[5]发生错位,使药液腔[2]与计量腔[3]互不相通,计量腔[3]中的药液通过中心孔[10]、出液孔[13]被提取。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计量药液瓶,其特征在于可以采取旋转瓶塞[8]的方式,只控制腔隔孔[5]的开通或关闭状态;此时出液孔[13]在瓶塞[8]顶端开口,出液孔[13]是一个与中心孔[10]贯通的孔,此孔兼有出液、进气的功能,需另配塞或盖[16]实现密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计量药液瓶,其特征在于提取药液时如不需考虑倾倒的方式,而仅限于用吸管吸吮,则可采用普通瓶塞。瓶塞[8]的高度小于瓶颈[6]的高度,使腔隔孔[5]始终处于开通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志勇;李青峰,未经尹志勇;李青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0396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