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绕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2103572.5 | 申请日: | 2002-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371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25 |
发明(设计)人: | 立川文雄;木全隆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洋电装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H01F41/1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腾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缠绕发动机的点火线圈等线圈的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为确保线圈的绝缘性,用预先涂敷了绝缘层的线圈线材(铜线)来缠绕线圈,或将用未经涂敷任何绝缘材料的线圈线材缠绕的线圈浸渍在浸渗用绝缘漆内,然后将其进行干燥来进行。
另外,在现有的发动机点火线圈等中,用涂敷了不易剥离的热硬化绝缘树脂的线圈线材缠绕在各个线圈架上形成初级和次级线圈,将由此形成的线圈组放入线圈壳中,在线圈壳中注入熔化了的热硬化绝缘树脂(环氧树脂)(此时绝缘树脂浸渗入初级和次级线圈中),使树脂热硬化,由此模塑成型为一体。
要解决的问题是,用预先涂敷了绝缘层的线圈线材来缠绕线圈时,必须预先在缠绕线材以外的其他工序中,对线圈线材实施涂敷绝缘层的处理。
另外,使绝缘漆(树脂)浸渗入缠绕成的线圈中时,绝缘漆(树脂)不能充分浸渗入由纤细的线圈线材多重缠绕形成的线圈中,导致出现绝缘性能恶化、线圈性能降低及线圈发热的问题。
此时,特别是在发动机点火线圈中,由直径0.05mm的细线圈线材(铜线)多重缠绕成次级线圈的情况下,绝缘漆(树脂)几乎不能浸渗进去。
另外,在线圈壳中注入热硬化绝缘树脂模塑成型为一体的现有的发动机点火线圈等中,如果一旦使树脂硬化,就不可能将其中的线圈组分离取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为了无需准备预先涂敷了绝缘层的线圈线材,绕线时就可以切实地确保缠绕成的线圈的绝缘性,而将从线轴供给的同时被施加以一定拉力的线圈线材一边从导向嘴中送出、一边缠绕在安装于旋转轴上的线圈架上的绕线装置上,在导向嘴内注入熔化了的绝缘树脂,从而在从导向嘴中送出的线圈线材上涂上绝缘树脂。
而且,特别是在本发明中,为了使已缠绕成线圈的线圈线材可以被再利用,而在涂敷线圈线材的绝缘树脂中使用热可塑性材料。
届时,在已放入线圈组的线圈壳内注入具有绝缘性的树脂,使之固化模塑成型为一体的发动机点火线圈等,由于此模塑成型用的树脂是热可塑性的,所以对成型后的所述树脂加热使之熔化,就可以将线圈组分离取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缠绕线圈的绕线装置的一般结构例的简图。
图2是表示用来在图1所示的绕线装置中实施本发明的、导向嘴部分的结构例的简图。
图3是表示用来实施本发明的导向嘴部分的其它结构例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表示的是缠绕线圈的绕线装置的一般的结构例,线圈线材3由拉力从线轴1上解开,并且由张紧装置2施加一定的拉力的同时从绕线用的导向嘴4中送出,在控制器7的控制下由驱动部8驱动转轴5旋转,导向嘴4一边沿轴线方向往复运动一边将从导向嘴4中供给的线圈线材3多重缠绕在同轴安装于转轴5上的线圈架6上。
在这样的装置中,本发明如图2所示,导向嘴4内设置有供给绝缘树脂颗粒9的杆(ロット)状的漏斗10,同时,导向嘴4的外周缠绕着加热丝11,在控制器7的控制下通过开关电路12可以使加热器电源13接通或切断,绕线时使加热丝11通电,由此使供给导向嘴4内的颗粒9加热熔化,使由导向嘴4送出的线圈线材3上涂敷上绝缘树脂。
因此,根据本发明,线圈线材3在通过导向嘴4时被牢固地涂敷上绝缘树脂,确保多重缠绕线圈的绝缘性,可以轻易获得线圈性能良好、可抑制发热的高质量的线圈。特别是有利于在发动机点火线圈中,对于由直径0.05mm的纤细的线材多重缠绕形成的次级线圈的制造。
图3表示的是在横置型导向嘴4′内设置漏斗10′的情况。
而且,在本发明中,涂敷线圈线材3的绝缘树脂特别采用热可塑性材料。
因此,一旦对已缠绕在线圈架6上的线圈加热,由此使涂敷着的绝缘树脂熔化,可以回收线圈线材3,线圈线材3可以再利用。
另外,届时,在向注入由缠绕在各个线圈架上的初级线圈及次级线圈与接线端子及铁芯组合成的线圈组的线圈壳内注入绝缘树脂、使其固化模塑成型的发动机点火线圈中,由于模塑所使用的树脂用的是热可塑性材料,由此,加热成型后的树脂使其熔化,从线圈壳中将线圈组取出,可以将线圈组中的线圈线材、接线端子、铁芯分别分离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洋电装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东洋电装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0357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