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02103280.7 | 申请日: | 2002-03-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375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23 |
| 发明(设计)人: | 藤枝一郎;福地隆;铃木成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 | 分类号: | G02F1/1335;G02B5/30 |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穆德骏,方挺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诸如便携式信息终端、便携式电话、个人电脑或电视的设备上使用的平板式显示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使用具有厚度薄、亮度高以及制造成本低等特点的光导元件的显示器。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使用光导元件的显示器,当不使用时,它可被装入一个小的箱子中。
背景技术
诸如液晶显示器(LCD)的显示器已被实际用作诸如便携式信息终端、游戏设备、便携式电话、个人电脑或电视的设备的显示器。
具体来说,含有可利用为象素所设置的多个TFT来驱动各液晶元件的结构的薄膜晶体管(TFT)LCD具有很多优点,例如,它能够以高清晰度和快速的响应来显示图象,因而其用途也日益广泛。
但是,制造包括TFT在内的液晶显示元件的工艺非常复杂。更具体地说,显示区域越大,制造成本就变得越高。由于溅射设备、CVD设备、曝光设备以及用于制造TFT的类似设备的性能的原因,使可制造的显示区域受到了限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发明人曾经提出了这样一种显示器,它由一个一维发光元件阵列、一个光导元件阵列或类似结构组成。
首先参考图13和14对这种使用光导元件的传统显示器进行说明。
图13是显示一种传统显示器的主要构成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如图13所示,这种显示器由以下部分组成:发光装置110,它具有多个发光元件111;光导装置120,其中的多个光导元件121被排列在一个支撑衬底122上;光取出装置130,它是通过将一液晶层131与一其上形成有多个电极134的透明衬底133以及液晶密封材料132密封在一起而形成的;以及反光装置140。
发光元件111的光轴112被安排成可使光从光导元件121的一个端面进入,而且反光装置140被放置成可使反射光到达光导元件121的另一个端面。
电极134被形成于透明衬底133的面上,它们与液晶层131相接触,而且在透明衬底133的两个周边部分中设置有用于和外部连接的终端组138,如图13所示。
以下将参考图14a和14b,对光导装置120和光取出装置130的操作进行说明。
从发光装置110的各发光元件111发出的光进入被放置成面对发光元件111的光导元件121,并且在光导元件121的高折射率区121a中传播。
如图14a所示,当电极134a与134b之间未给出电势差时,液晶分子沿几乎平行于衬底的取向,并且用于使光穿过高折射率区121a的液晶层131的折射率低于高折射率区121a的折射率。
因此,光就会留在高折射率区121a中且不会泄漏到液晶层131中。如图14b所示,当因电极134a与134b之间的电势差而产生电场时,液晶分子将按照图中所示取向,并且使折射率增大。
此时,液晶层131与高折射率区121a的交界面上的全反射条件被破坏。因而光会从高折射率区121a泄漏出来,泄漏出来的光将传播至液晶层131。光将以一锐角进入一个光散射层136。
当光被光散射层136漫散射之后,光将顺序穿过透明衬底133和一个抗反射膜层137并到达观察者(用户)的眼中。在图14a和14b中,标号135代表了一个用于液晶层的对准层。
显示图象的操作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对应于待显示图象的第一条线的一个图形中的光被从发光装置110发出并进入和沿着与各个发光元件相对应的光导元件121传播。与此同时,控制信号被提供给位于显示区域的第一列之中的电极134a和134b,其目的是改变相应区域中液晶分子的取向。
按照这种方式,从发光装置110发出的光只能从显示区域的第一条线中获取。通过对全部的线重复上述操作,就可显示出任意图象。只有从显示区域的一条线中,光才会在显示操作期间的任何时刻都漏过。就像在使用CRT、激光显示器、惑类似设备时的情况一样,由于图象的暂留现象,所以在观察者的大脑中形成了图象。
为了显示出彩色图象,使用可输出R(红)、G(绿)和B(蓝)三元色的发光装置就已足够。这种发光装置的例子包括:通过将滤色片与白光发射材料组合起来而获得的发光装置;通过将蓝光发射材料与彩色转换材料组合起来而获得的发光装置;以及通过平行放置三种颜色的发光材料而获得的发光装置;等等。
采用上述光导元件的各种传统显示器具有以下问题。
首先,在图14中,对其电场在平行于纸面的方向中振动的偏振分量来说,如上所述,通过控制液晶分子的取向,就可允许光泄漏到光导元件的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气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032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机
- 下一篇: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