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器无效
申请号: | 02103213.0 | 申请日: | 2002-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369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18 |
发明(设计)人: | 大平智秀;栗原博司;渡边洋一;山岸康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日立器件工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14 | 分类号: | G06F3/1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德山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器 | ||
发明背景
1.发明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液晶显示器,更具体地说,涉及可用于个人计算机(以下称作“PC”)所采用并与之相连接的液晶显示监视器中的技术。
2.现有技术说明
目前可以获得的液晶显示监视器一般设计成在其监视器端具有执行调整操作所需的一或多个开关以及用于可视地显示调整内容的装置,从而提供了在显示时调整亮度和对比度等的能力。
同样已知那些具有用于识别显示信号或从显示信号产生装置端所传送信号的装置的液晶显示监视器:在此情况下,这些液晶显示监视器设置成显示并识别预存在PC中的显示图案从而自动进行显示位置和/或取样时钟相位等的调整。
遗憾的是,前种类型的装置用户不能改变或调节表示调整内容的设置操作屏幕。因而,理应需要根据每一用户(在按需基础上)单独地改变或更新操作屏幕设计本身。
现有技术面临的另一问题是尽管需要调整监视器装置端的一个以上开关,但是几乎不能用任何指示装置比如“鼠标”,从而使得可操作性下降。
相反,后一类型的装置尽管在所谓自动调节功能的启动上提供了一定的功能性用以自动确定或“判断”其图案,但是在其余调整操作方面监视器装置上开关操作的传统层级和分类仍然用于其中。因此,上述关于基本操作性能和操作屏幕设计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发明概述
本发明是考虑到上述技术背景作出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改善用户操作性同时能够易于改变或调节监视器操作屏幕设计的液晶显示器。
在此公开的本发明的一个代表性的创造性贡献简述如下。
具体地说,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例如,一显示信号识别单元,用于识别从显示信号产生装置端发出的显示信号;一调整单元,可以根据显示在显示信号产生装置端上的调整内容加以操作,用于通过识别与该调整内容相符的显示信号进行调整;和一调整内容显示单元,用于可视地将由该调整单元产生的调整内容显示在一屏幕上。
如此构造的液晶显示器能够方便地根据每一用户或用途通过仅仅改变或替换PC端的显示图案来构造调整屏幕;从而,它可以例如通过采用比如鼠标等指示装置来进行屏幕调整。
并且,由于在执行该屏幕调整时调整内容显示在屏幕上,所以可以识别出当前的调整状态,这反过来可以改善用户的可操作性。
附图简述
图1是液晶显示器的方框图,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结构;
图2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液晶显示器的系统结构的图示;
图3是用于指示显示屏幕的图象调整数据的一例扫描线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图象调整数据识别和屏幕调整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5是流程图,用于简要说明在显示信号产生装置端上的液晶显示器屏幕调整操作的程序概要;以及
图6是流程图,用于简要说明在液晶显示器端上的液晶显示器屏幕调整操作的程序概要。
优选实施例的说明
图1是液晶显示器的方框图,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结构,图2是用于说明该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的图示,其中该实施例中显示数据从PC上以模拟信号的形式输出。
在此实施例中,首先要做的是确定用于识别这是一个调整图案及其在显示屏幕上位置的编码方法。一个例子是当一定图案出现在屏幕上的右下位置时,以将其识别为调整屏幕的方式进行判别。
软件程序已经预装在PC中,它能够允许将用于调整液晶显示监视器亮度和对比度等的显示图案与用于识别作为根据上述原理和比如鼠标等装置的调整屏幕的图案同时显示。
当需要调整而使该程序在PC上启动时,在PC上会产生图2中所示的图案,然后被发送向液晶显示监视器端。当参照此图案时,用户可以通过采用指示装置例如鼠标在显示窗口上移动一个或多个调整按钮(“UP”按钮,“DOWN”按钮);然后根据该操作以既定的方式改变调整屏幕识别图案。
另一方面,监视器端如图1中所示,由A/D转换器1对模拟显示数据进行A/D转换以产生数字显示数据,该数字显示数据被通过调整电路2发送向LCD组件4。
另外,数字显示数据也被输入至调整图案探测电路3。该调整图案探测电路3可操作以探测上述调整屏幕识别图案,用于识别在PC上的操作内容并且接着据之进行调整;从而其输出被发送至调整电路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日立器件工程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日立器件工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032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极箔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上下输送式缝纫机及调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