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送信号数字预畸变和频率特性补偿及前馈的线性化的方法和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2101724.7 | 申请日: | 2002-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374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16 |
| 发明(设计)人: | T·菲尔根特雷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Q7/30 | 分类号: | H04Q7/30;H04Q7/32;H04B1/02;H03F1/32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立柱,张志醒 |
| 地址: | 联邦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送 信号 数字 畸变 频率特性 补偿 线性化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字式生成的发送信号的线性化方法,该线性化具有组合的数字预畸变和频率特性补偿线性化以及前馈线性化(前向校正线性化)。
此外,本发明涉及可实现本发明方法的几种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的具有调幅部分的调制方法,在发送信号的非线性分量上生成起干扰作用的信号部分,如发送信号频率的频谱展宽和误差信号的增加。
由P.B.凯灵顿(Kerington)所著,Artech出版社出版,书号ISBN 1-58053-143-1的″高线性RF放大器设计″中已知,例如用于数字信号线性化的方法,尤其是如在数字移动无线网站的发送机中出现的数字信号。在其中尤其涉及例如所谓的反馈,前馈(前向校正)和预畸变(数字预畸变)方法。此外,从此现有技术中已知所谓的线性放大器在所谓的甲类工作中以补偿(调节不足)运行。然而这些已知线性放大器通常只有很低的效率。
在由此现有技术已知的方法中,特别是前馈(FF=前向校正)方法得到广泛应用。这种方法例如在所谓的多载波功率放大器(多信道载波功率放大器)中应用于UMTS标准(参阅ETSI。标准ETSI/3088,在网站www.etsi.org)。
前馈方法需要高昂的电路技术费用,但是也具有能将随时间变化的畸变线性化的优点。为了能够实现满足GSM规范围(参阅GSM标准05.05)的多信道载波功率放大器,需要多于一个单独的前馈环路(前向校正环路)用于发送信号线性化。然而随着每增加一个前馈环路放大器的效率也随着下降,同时成本提高。由于这种原因,″高线性RF放大器设计″中已知的方法用于串联多个前馈环路,在实践中是不受欢迎的。
与此相反,如果利用数字专用集成电路,所谓的ASIC,借助数字预畸变实现线性化则是费用很低的。这样一种方法例如在″高线性RF放大器设计″中也已公开。然而单独采用这种办法还不能充分满足GSM标准的线性化要求。
尤其在数字移动无线网中,通过在调制时使用高峰值与平均值之比的新式调制方法提出对高度线性化信号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中应尽可能廉价实现线性化。尤其在多通道载波运行时,在实践中对发送放大器的线性度提出很高要求。上述已知方法不能令人满意地满足这些要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发射机,尤其是数字移动无线网的基站或移动站中发送机的用于数字信号线性化的一种方法,用此方法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按本发明这种方法是用权利要求1的技术措施实现的。此外按本发明提供具有权利要求9的特征的、可用于实施本发明方法的一种装置。从属权利要求涉及本发明优先的实施结构。
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也可以从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中得到。
附图描述
这些附图示出:
图1.用于按本发明组合实施数字预畸变和频率特性补偿线性化与前馈线性化的组件方框图;
图2.组件方框图,该组件应用数字上混频器,使生成一个预畸变和频率特性补偿信号和生成一个参考信号,如它们被输入图1所示组件;
图3.组件方框图,该组件应用IQ调制器(同相位-正交相位调制器=向量调制器)使生成一个预畸变和频率特性补偿信号和生成一个参考信号,如它们被输入图1所示组件。
优选实施方式
图1示出的组件包括,在上侧画出的、用于生成预畸变和频率特性补偿信号的第一信号处理链,及在下侧画出的、用于生成参考信号的第二信号处理链。如下面要说明的,第一和第二信号处理链是相互耦合的,以便构成使数字信号线性化的校正环路。
图1中经第一输入线1进入的、模拟预畸变和频率特性补偿的信号的生成及经第二输入线2进入的、模拟参考信号的生成,下面稍后将结合图2和图3详细阐述。
图1上侧画出的第一信号处理链中,经第一连接线1进入的、模拟预畸变和频率特性补偿的信号到达非线性主放大器3、并在那里被放大。
被非线性主放大器3放大的、模拟预畸变和频率特性补偿的信号到达第一耦合器4。一方面第一耦合器4把放大的、模拟预畸变和频率特性补偿的信号转送到第一延迟单元5。另一方面第一耦合器4与第二信号处理链中的第二耦合器8连接。
第一延迟线5与第三耦合器6连接。此耦合器还与位于下侧信号处理链中的放大器11的输出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公司,未经西门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017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装置
- 下一篇:流量计与泵一体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