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差动和单端传输的高速、高密互连系统无效
申请号: | 02101717.4 | 申请日: | 2002-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392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22 |
发明(设计)人: | 迈克尔·P·德里斯科尔;斯蒂芬·维特尔;罗伯特·M·布拉德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04 | 分类号: | H01R1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吴磊 |
地址: | 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差动 传输 高速 高密 互连 系统 | ||
1.一种互连系统,其包括:
一个第一插入器壳体,其包括第一组屏蔽构件,这些构件为第一插入器厚度范围内的线路提供屏蔽;
一个第二插入器壳体,其包括第二组屏蔽构件,这些构件为第二插入器厚度范围内的线路提供屏蔽;
至少一条电缆,其具有一芯线、一导电的外护套、以及一个介电层,介电层用来将所述芯线与所述导电外护套隔开,所述外护套与所述第一插入器壳体和所述第二插入器壳体的所述屏蔽构件中的至少部分构件实现电路连接;
一个电缆壳体,其连接到所述第一插入器和所述第二插入器上,用来固定所述的至少一条电缆;
所述的至少一条电缆具有裸露部分,这部分延伸到所述电缆壳体之外,而分别进入到所述第一插入器和所述第二插入器中;
至少一个导电元件,其与所述至少一条电缆的芯线相接触。
2.一种电接插件,其包括:
一条由介电层和导电护套包裹起来的芯缆,所述芯缆具有裸露的相对两端;
一第一组屏蔽构件,所述导电护套的一端与其保持电接触;
一第二组屏蔽构件,所述导电护套的另一端与其实现电接触;
一个第一导电元件,其与芯缆两相对裸露端中的一端相接触;以及
一个第二导电元件,其与芯缆的另一裸露端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电元件是微毛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构件为微毛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弹簧和所述芯缆具有大致相同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屏蔽构件对所述芯缆提供360°的屏蔽。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屏蔽构件对所述芯缆提供小于360°的屏蔽。
8.一种双屏蔽馈线的电接插件,其包括:
一条双股电缆,该电缆具有两条相互隔开的导电线,在这两条导电线上包裹了一层介电物,且所述介电物外包裹了一导电层,所述两条导电线的两相对端裸露;
一第一组屏蔽构件,所述导电护套的一端与其保持电接触;
一第二组屏蔽构件,所述导电护套的另一端与其实现电接触;
一组第一导电元件,它们都与所述两条导电线对应的那一裸露端相接触;以及
一组第二导电元件,它们都与所述两条导电线对应的第二裸露端相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屏蔽馈线电接插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个第一插入器壳体,其用来容纳所述第一组屏蔽构件的一部分;
一个第二插入器壳体,其用来容纳所述第二组屏蔽构件的一部分;
一个第一固定片,其用来固定所述第一组屏蔽构件和所述第一导电元件;
一个第二固定片,其用来固定所述第二组屏蔽构件和所述第二导电元件;
一个第一可动插入器滑片,其用来容纳所述第一组屏蔽构件的另一部分;
一个第二可动插入器滑片,其用来容纳所述第二组屏蔽构件的另一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屏蔽馈线电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元件是导电弹簧。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屏蔽馈线电接插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屏蔽构件对所述芯缆提供小于360°的屏蔽。
12.一种用电屏蔽的双股电缆传输差动信号的方法,其包括步骤:在该双股电缆两条单独的导线上载送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并将这两条单独导线与相邻的导线屏蔽开,但不将这两条单导线相互屏蔽开,并在一个接收器端测量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之间的差别,由此得出一个真实的信号脉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未经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0171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