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向启闭截止调节或节流两用阀无效
| 申请号: | 02100309.2 | 申请日: | 2002-01-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379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洪福 |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F16K1/3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0007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反向 启闭 截止 调节 节流 两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向启闭截止调节或节流两用阀,它在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可广泛用于输送各种液体或气体,特别适用于做终端阀和耐腐蚀终端阀。
截止阀因有密封性能可靠,维修不必拆卸阀体,方便省力等优点,所以是生产和生活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阀门。而且许多节流阀(能粗略控制介质流量的阀门)和调节阀(严格控制介质压力,流量等参数的阀门)都是将截止阀瓣的形状做局部改进后制成的。现有的截止阀和由截止阀改进后制成的节流阀和调节阀,其结构都是阀瓣在中隔层之上,阀瓣上升开启,下降关闭,这种结构的阀门介质流通时直接冲蚀阀瓣密封面,特别是用于节流和调节的小流量工作状态时,高速流动的介质严重冲蚀阀门密封面,严重影响阀门的密封和使用寿命。而蝶阀,球阀和柱塞阀等阀门用于节流和调节时也同样存在这一问题。所以到目前为止,截止阀和调节阀或节流阀都是单独设计和使用,尚未见同时具备良好截止密封和调节或节流功能且寿命较长的两用阀门。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即有优良的截止密封性能,又有良好的调节或节流性能,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的两用阀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将截止阀瓣改放到阀座下方,即将原上升开启,下降关闭的阀瓣改成上升关闭,下降开启的阀瓣并让介质由阀座下方进入,并将阀座制成凸台形,阀瓣制成周围有保护环的下凹环形,在阀杆上相应部位制成能控制流量、压力的锥形体来实现的。
本发明将阀瓣改放到阀座的下方,并让介质由阀座下方进入阀腔,这样当阀门关闭时,介质作用力的方向与维持密封的强制压力方向相同,即介质作用力全部转化为对阀瓣的强制压力,且因本发明阀瓣的受力面积比现有截止阀大得多,所以对多数本发明,特别是中、高、超高压的本发明来讲,阀瓣承受的介质作用力大多已能维持阀门密封而无需再靠阀杆施加额外的压力。即使不足也只需施加很小的力了。本发明阀瓣承受的强制压力可随介质压力升高而自然加大且介质压力的增大比人工加压要缓慢柔和,所以本发明不仅密封可靠可杜绝意外内泄漏(阀体内进口端向出口端的泄漏)而且对密封垫压伤损耗小,阀门使用寿命长。另外,由于本发明如果用做终端阀门,则关闭时阀腔内无介质,阀门可做到即无内泄漏,又无外泄漏(阀杆与密封填料之间向阀体外的泄漏),而开启后虽有介质流过但在开放的阀腔内压力很低,所以用做终端中、高或超高压的本发明阀杆处的密封仍可按低压阀门设计制造,可节省材料,降低成本。而用做耐腐蚀的终端阀门时,则因长期浸泡在腐蚀介质中的只有阀体内腔的进口管段和阀瓣的下端面,易损部位大量减少,这显然对降低防腐处理成本和提高阀门使用寿命有利。本发明从结构原理上分析,只要阀座和阀瓣选材适当,加工和装配精度满足要求,则介质的压力越大密封性能越可靠,可杜绝内泄漏(指阀瓣处进口腔向出口腔的泄漏)如果用做终端阀门则外泄漏(指阀杆处向外的泄漏)也不存在,这对安全生产,减少原耗材料消,降低成本和保护环境等都有重要意义,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非常显著。
本发明阀座密封面为凸台形平面,阀瓣密封面为周围有保护环的下凹的圆环形,此结构可保证阀瓣和阀座的密封面能不被介质直接冲蚀,能成倍延长阀门使用寿命,而在阀杆上相应部位制造控制压力、流量的锥形体,用控制锥体表面与阀座内孔圆柱面之间间隙来控制流量、压力,这样就使阀门的截止密封靠平面密封副,而调节压力和流量则靠阀座内孔的圆柱表面和阀杆上的锥形体表面配合,两者独立工作互不干扰,所以阀门的截止密封和调节节流功能均十分优越,且阀门使用寿命长。
另外,本发明若用于取代目前应用非常广泛的俗称“水龙头”的小型终端阀门,则因其在结构原理上可保证彻底杜绝意外泄漏事故,且同时具有良好的调节节流功能,是非常理想的无泄漏,节水阀门,其推广应用具有非常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表示本发明总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1手轮 2升降螺母 3轴承 4键 5阀盖 6阀杆 7阀体 8密封垫 9阀瓣 10密封盖
附图2是表示结构简化的小型本发明结构的剖视图:
图中:1升降螺母 2阀体 3阀芯(制成一体的阀杆和阀瓣)4密封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洪福,未经王洪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21003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镀锡铋合金络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减肥外用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