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杀菌除臭剂有效
申请号: | 01804828.5 | 申请日: | 2001-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1400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3-05 |
发明(设计)人: | 星野荣一;仁木佳文;花冈幸司;盐野目博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花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01N59/08 | 分类号: | A01N59/08;A01N43/64;A01N43/50;A61L9/01;A61L9/14;A61L2/18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过晓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杀菌 除臭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以对物品和空间进行有效杀菌和/或除臭的杀菌除臭剂以及杀菌除臭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含有浓度为百分之几至百分之十几的含氯化合物如次氯酸盐(次氯酸碱金属盐)、以及作为碱性试剂的碱金属氢氧化物如氢氧化钠的水溶液,是一种有效的杀菌除臭剂。例如,日本特开平第11-236595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包含3重量%次氯酸钠、1重量%氢氧化钠和1重量%聚氧乙烯月桂醇的组合物。
当含氯化合物浓度高时,这样的杀菌除臭剂具有优良的杀菌和除臭效果,但由于有可能对物品起到破坏作用(使彩色或有花纹的衣物褪色或变色以及使金属、塑料、木材等变坏或损坏),或者在某些情况下从安全角度着想,其应用范围或用途受到了限制。例如,为达到除臭的目的,向一个空间如房间内喷这种杀菌除臭剂是不合适的。
为保证安全性和防止物品受破坏,降低含氯化合物的尝试会造成配方不稳定等困难。也就是说,其活性可能受环境温度、光(紫外线)、容器等中粘附的第三组分、容器材料中存在的颜料等的影响而明显减弱,同时随含氯化合物的分解可能会产生氯气。因此在含氯化合物浓度低到满足安全性等要求的基础上,要得到具有足够杀菌和除臭效能的含有含氯化合物水溶液的杀菌除臭剂是困难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杀菌除臭剂和一种杀菌除臭的方法,其中在含氯化合物浓度低至满足安全性和不损坏物品的要求的基础上,含氯化合物可以发挥足够的效能。
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本发明的发明者们发现当杀菌除臭剂中含有特定低浓度的含氯化合物并且具有特定pH值时,可以满足安全性、非破坏性和储存稳定性以及杀菌和除臭性能等全部的要求。同时也发现采取这样稀薄的水溶液喷物品或空间可以得到足够的杀菌和除臭效果。
本发明基于上述发现得以完成。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其提供一种杀菌除臭剂,该杀菌除臭剂含有一种含10至1000ppm的含氯氧化剂、并用无机盐或有机盐调pH为8至13的水溶液。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其提供一种杀菌除臭的方法,其中利用规定的手段将一种含有10至1000ppm的含氯氧化剂并用无机盐或有机盐调pH为8至13的水溶液施放至空间中或物品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杀菌除臭的工具,其包含一容器,该容器中装有一种含有10至1000ppm的含氯氧化剂并用无机盐或有机盐调pH为8至13的水溶液,容器中装配有一种规定的雾化装置,该雾化装置将水溶液雾化成雾态,其中以粒度分布计,粒径为10μm或更小的液滴占2%或更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优选实施方案为参考对本发明进行描述。本发明的杀菌除臭剂包含一种含有含氯氧化剂的水溶液。含氯氧化剂选自对于待杀菌和/或除臭的物品和空间可有效杀菌和/或除臭的成分,例如包括次氯酸盐、二氯异氰尿酸盐、三氯异氰尿酸盐、细粒度的漂白粉、二氯甲基乙内酰脲、溴氯二甲基乙内酰脲和亚氯酸钙。从成本、氧化效能及稳定性考虑,氧化剂优选为次氯酸盐,特别是诸如次氯酸钠和次氯酸钾的次氯酸碱金属盐。
含氯氧化剂浓度为10至1000ppm(=mg/kg),优选为50至500ppm,更优选为80至200ppm。与常规含有含氯氧化剂的杀菌除臭剂的浓度范围相比,该浓度范围要低得多。当浓度超过1000ppm时,本发明的氧化剂使彩色或有花纹的衣物、被褥、窗帘等褪色或变色,使金属、塑料、木材等变坏或损坏,并且在喷雾中因有刺激眼粘膜的可能而引发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当浓度低于10ppm时,氧化剂不能有效地对物品或空间杀菌和/或除臭。另外,具有如此低浓度的配方难以具备足够的储存稳定性,因为稳定性易于受到配方中的其他成分、容器等中粘附的第三组分、容器材料中存在的颜料、环境温度、紫外线等的影响。该含氯氧化剂以水溶液形式使用。在此情况下,水溶液的浓度如上所述为10至1000ppm,其pH如下所述为8至13。
本发明杀菌除臭剂的pH用无机盐或有机盐调为8至13,优选为9至12,更优选为9.5至11。当pH低于8时,杀菌除臭剂中含氯氧化剂有可能分解产生氯气而达不到足够的储存稳定性。当pH高于13时,则有基材损伤性以及在某些情况下会产生安全性的问题,同时达不到足够的除臭和杀菌效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花王株式会社,未经花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8048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