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材的涂布方法、涂布制品及涂布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804029.2 | 申请日: | 2001-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395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05 |
发明(设计)人: | 山口诚太郎;荻田耕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5D1/30 | 分类号: | B05D1/30;B05D7/2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材 方法 制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幕式淋涂机在基材上涂布液态的含氟涂料组合物而涂布基材的方法,涉及回收涂料组合物的起泡少、而用回收的涂料组合物即使使幕式淋涂机连续运转也可得到表面平滑性好的干燥涂层的基材涂布方法与所得的涂布制品,还有即使是低流量也可均匀涂布的幕式淋涂机。
本发明还涉及成膜性及涂层物性良好且起泡少、尤其适用于用幕式淋涂机涂布的含氟聚合物系水性分散液组合物。
技术背景
一般的幕式淋涂机,如图1流程图所示,由具有缝口4的顶部3和液态涂料组合物1的贮槽5、及配置在该贮槽5中且有旋转部分(转子)7的涂料供给泵6、供给基材2的传送带8构成,用涂料供给泵6借助调节该泵6旋转部分7外周的圆周速度,通过输送管20将液态的涂料组合物1从贮槽5送到顶部3,使之从缝口4呈帘状流下,涂布在传送带8所送来的基材2表面上。
用这种幕式淋涂机涂布基材2(被涂物)时,使涂料供给泵6的旋转部分7旋转,将涂料组合物1从贮槽5供给顶部3,使涂料组合物1呈薄膜状(帘状)连续地从顶部3的缝口4流下,在顶部3的下面利用传送带8使被涂物在水平方向通过,利用由顶部3流下的涂料组合物1涂布基材2。没有粘附在基材2上的涂料组合物1经涂料组合物的回收路径再被回收到贮槽5中再利用。
这样使用幕式淋涂机时,具有可高速涂布、涂料的损失极少、通过调节传送带的速度可控制涂布膜厚等的优点。
但是,用幕式淋涂机,在供给泵6的旋转部分7产生气泡,卷入该泡的涂料组合物直接送到顶部3,流下后,由于涂布基材,在所得的涂层上残留有泡,在干燥涂层上有可能产生泡的痕迹。
另外,作为涂料组合物,使用分散有含氟聚合物粒子的涂料组合物时,泵6的旋转部分7由于剪切力作用于涂料组合物,产生含氟聚合物粒子的凝聚或纤维化,有引起涂料组合物增粘的问题。此外,长时间连续运转幕式淋涂机,回收和循环使用涂料时,前述泡的产生更明显。现在实际上还不知道用幕式淋涂机涂布使用含氟聚合物粒子的涂料组合物的例子。
韩国特许公开95-26671号公报叙述了用连续空气压涂方法涂布铝厨房器具用的氟化碳树脂。然而,所公开的装置是通过对氟化碳树脂液施加空气压、强制性地使氟化碳树脂液从缝口流出的装置,与前述公知的幕式淋涂机不同。另外,氟化碳树脂液是溶液还是在液态载体上分散着含氟聚合物粒子的状态尚不清楚,使用时的氟化碳树脂液的粘度为2000-8000mPa·s,即,使用高粘度的氟化碳树脂液。此外,也没记载有关起泡的解决方法。
如以上所说明的,由于难以用幕式淋涂机涂布含氟聚合物粒子分散介质中的涂料组合物,现在,分散有含氟聚合物粒子的涂料组合物,一般用喷涂法或辊涂法进行涂布。然而,喷涂法的涂布效率差,存在涂料组合物损失多的问题,辊涂法涂布效率虽高,但存在涂层上残留辊痕迹的问题。
如上所述,对起泡多、长时间连续运转不利的含有含氟聚合物粒子的液态涂料组合物采用幕式淋涂机的涂布方法潜心进行研究的结果发现,使用从贮槽向顶部供给涂料组合物的方法,和设法控制使用时涂料组合物的粘度范围,可以起泡少,而且即使连续运转也可得到表面平滑性好的干燥涂层的涂布方法,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可是,含有含氟聚合物粒子的水性分散体,一般是采用在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用水溶性聚合引发剂的所谓乳液聚合制造,以水性分散体(胶乳)中的平均粒径为0.05-1.0μm的胶体制得。这种水性分散液本身不稳定,由于贮存而易引起聚合物粒子的沉降。因搅拌易引起聚合物粒子的凝聚,故添加聚氧乙烯烷基苯基醚等的非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确保聚合物粒子的分散稳定性。因此,搅拌易发生气泡,发生的气泡难以消除。
作为抑制气泡的产生或使产生的泡破裂的消泡剂,一般使用消泡性好的硅氧烷系化合物。但硅氧烷系的消泡剂有残留在涂层上的硅氧烷系消泡剂对成膜性或涂层物性产生不良影响等的问题。
如前所述,尤其是用幕式淋涂机涂布该水性分散体组成的涂料时,存在在涂布的涂层上残存泡的痕迹,或硅氧烷系化合物成为断帘的原因之类的问题。
另外,作为消泡性能好的消泡剂,虽然已知炔二醇系消泡剂,但存在其效力没有持续性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8040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