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解码数据信号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01803812.3 | 申请日: | 2001-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3957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05 |
| 发明(设计)人: | B·贝克尔;M·多伊奇;P·荣格;T·凯拉;J·普莱钦格;P·施米特;M·施奈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因芬尼昂技术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3M13/29 | 分类号: | H03M13/29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景峻,陈霁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解码 数据 信号 方法 | ||
1、一种数据信号按组解码的方法,该数据信号在发送端是借助于高速编码的防差错码,通过无线电信道发送并借助于高速解码器(TDEC)在接收器(E)被检测,该解码器包括两个反馈符号估计量(DEC1,DEC2),在这种方法中,为了计算输出值(LLR),至少有一个符号估计量(DEC1;DEC2)执行向前和向后的递归,其特征在于:
为了计算数据块的输出值(LLR),该符号估计量(DEC1,DEC2)执行在数据块子区间(VR1,VR2;RR1,RR2)上的多个向前和/或向后的递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用于向前递归的子区间(VR1,VR2)覆盖了整个数据块且没有重叠。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向前递归的每个子区间(VR1,VR2)指定为向后递归的子区间(RR1,RR2),该向后递归的子区间包括向前递归子区间(VR1,VR2),且数据块的第n个输出值的计算仅仅是根据在包括第n个数据值的子区间上的向前递归,和在给定子区间上的向后递归。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向前递归的子区间(VR1,VR2)是D(VR)数据值长,
向后递归的子区间(RR1,RR2)是D(RR)数据值长,和
D(RR)=D(VR)×L成立,L是在编码中使用的卷积编码器(RSC1,RSC2)的低效运行深度。
5、如前面任何一个权利要求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D(VR)在10-30之间,特别是20。
6、如前面任何一个权利要求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子区间(VR1,VR2)上递归的情况下,高速编码的计算尺度用作在相同方向的随后递归(VR2,RR2)中的开始值。
7、如前面任何一个权利要求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次优MAP算法用于计算所针对的符号估算量(DEC1)的输出值(LL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因芬尼昂技术股份公司,未经因芬尼昂技术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80381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加了美感的浮雕绒头织物
- 下一篇:微处理器设备和操作微处理器设备的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