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彩色阴极射线管及彩色阴极射线管用焊料玻璃无效
| 申请号: | 01803709.7 | 申请日: | 2001-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395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05 |
| 发明(设计)人: | 菅原恒彦;濑川优;田边隆一;市仓荣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3C8/24 | 分类号: | C03C8/24;H01J9/26;H01J29/86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胡烨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彩色 阴极射线管 阴极射线 管用 焊料 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电视机和计算机显示器等的彩色阴极射线管及适用于制造这种彩色阴极射线管的焊料玻璃。
背景技术
一般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由支持选色用的荫罩并作为图像显示部分的玻屏及位于其后部的支持形成电子束并具有扫描功能的结构的玻锥构成玻壳。
在组装彩色阴极射线管时,在电子枪封接及排气工序等后道工序中,为了能够承受高温热处理时的热冲击并维持良好的气密性,上述玻屏和玻锥采用了具有结晶性的氧化铅含量较高的PbO-ZnO-B2O3系低熔点玻璃,在440℃左右的高温下进行热处理,通过这样进行封接。
日本专利公开公报昭64-14128号揭示了较理想的前述结晶性焊料玻璃,即,PbO-B2O3型焊料玻璃中以质量百分率表示添加了0.1~15%的低膨胀填料和1~15%的氧化铝填料的封接用组合物,该组合物中的氧化铝填料的粒度为1~150μm。
日本专利公开公报平8-225341号揭示了在PbO-ZnO-B2O3系低熔点玻璃中以质量百分率表示添加了不超过5%的氧化铝粉末的封接焊料玻璃材料。另外氧化铝粉末最好其平均粒径不足5μm,作为例子揭示了添加3重量%、平均粒径为3.3μm的氧化铝粉末的封接焊料玻璃。
近年来,随着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大型化和玻屏的面板部分平面化,在彩色阴极射线管内部抽真空时,玻屏和玻锥的封接部分产生的拉伸性变形应力(以下称为“拉伸性真空变形应力”)的最大值增加,所以作为解决的措施,使封接部分的玻璃厚度增加,这样实质上是使现在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封接部分产生的最大拉伸性真空变形应力下降,通常被控制在7MPa以下,因此,即使封接部分的强度未随之增加,也不会产生什么问题。
但是,从减轻彩色阴极射线管重量的角度考虑,非常希望玻璃的厚度能够减薄。如果玻璃的厚度减薄,则无法避免玻屏和玻锥的封接部分产生7MPa以上的拉伸性真空变形应力。因此,希望得到即使封接部分产生较大的拉伸性真空变形应力也能够承受这种应力的高强度封接部分,及能够实现该高强度封接部分的焊料玻璃。目前实际使用的焊料玻璃及前述公知的焊料玻璃,其封接部分都未达到上述要求,特别是封接界面的强度不够。
具体来讲,目前实际使用的焊料玻璃和公知的焊料玻璃,虽然通过添加氧化铝,改善了焊料玻璃烧结物的强度和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封接特性,但由于对于玻屏和玻锥都未能获得良好的反应性,因此和这些玻璃的封接部分的界面的封接力不够。因此,对于封接部分产生了较大拉伸性真空变形应力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由于制造过程中无法承受较大的热应力,所以常常出现破损的问题。
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昭64-14128号所述的封接用组合物,由于其中添加了氧化铝,所以确认封接用组合物本身的强度有所提高,但由于添加的氧化铝的粒径和添加量不理想,所以封接界面的结晶存在率仅为30~45%左右,封接部分的界面的封接力较低。
此外,日本专利公开公报平8-225341号所述的封接焊料玻璃材料中,由于添加了平均粒径在5μm以下的氧化铝,所以虽然烧结后的封接焊料玻璃材料的强度同样有所增加,但封接界面的封接强度不够。也就是说,由于氧化铝的添加,改善了流动性,所以获得了可承受应力的封接形状,但平均粒径为3.3μm的氧化铝对玻璃的反应性不理想,无法在封接界面获得足够的封接强度。
因此,对于最大拉伸性真空变形应力在7MPa以上的彩色阴极射线管,由于制造过程中因温差产生的应力(以下称为“热应力”)增加,所以前述焊料玻璃的封接无法承受这种应力而常常破损。此外,要将前述最大拉伸性真空变形应力控制在7MPa以下,必须维持一定的玻璃厚度,这样就很难达到减轻彩色阴极射线管重量的目的。
发明的揭示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其主要内容如下所述。
首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彩色阴极射线管,该射线管的特征是,具有利用焊料玻璃烧结物封接玻屏和玻锥而形成的封接部分,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内部在抽真空时,前述封接部分产生的最大拉伸性应力为7~10MPa,前述焊料玻璃烧结物中至少包含结晶性低熔点玻璃和含有α-氧化铝的低膨胀填料,且至少前述最大拉伸性应力产生区域的前述封接部分的界面的结晶存在率在5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旭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8037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