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酰胺纤维与聚氨酯纤维的混合织物的精练方法、混合染色织物的制造方法以及混合染色织物无效
申请号: | 01803404.7 | 申请日: | 2001-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394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29 |
发明(设计)人: | 田边阳辅;细田义则;大岩宸一;一色高三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株式会社;杜邦-东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6L1/12 | 分类号: | D06L1/12;D06P5/00;D06P3/2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邰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酰胺纤维 聚氨酯 纤维 混合 织物 精练 方法 染色 制造 以及 | ||
1.聚酰胺纤维与聚氨酯纤维的混合织物的精练方法,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对聚酰胺纤维与聚氨酯纤维的混合织物进行精练处理时,使用软水作为处理用水,并且使该处理用水中含有金属离子螯合剂。
2.聚酰胺纤维与聚氨酯纤维的混合织物的精练方法,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对聚酰胺纤维与聚氨酯纤维的混合织物进行连续精练处理时,使精练处理后的处理用水中残存有未反应的金属离子螯合剂。
3.权利要求2的聚酰胺纤维与聚氨酯纤维的混合织物的精练方法,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以多个步骤进行所述精练处理,并且至少在最初的步骤中添加所述金属离子螯合剂。
4.权利要求1或2的聚酰胺纤维与聚氨酯纤维的混合织物的精练方法,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离子螯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和/或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
5.权利要求1或2的聚酰胺纤维与聚氨酯纤维的混合织物的精练方法,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使所述处理用水中还含有分散剂。
6.聚酰胺纤维与聚氨酯纤维的混合染色织物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在对聚酰胺纤维与聚氨酯纤维的混合织物进行精练处理后,在温度为190℃或以下、时间为60秒以内的条件下进行预定形,之后进行染色、后处理。
7.权利要求6的聚酰胺纤维与聚氨酯纤维的混合染色织物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预定形的扩幅率相对于精练后织物的幅宽为40%或以下。
8.权利要求6的聚酰胺纤维与聚氨酯纤维的混合染色织物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预定形的伸长率相对于精练后织物的长度为5%或以下。
9.聚酰胺纤维与聚氨酯纤维的混合染色织物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在使用酸性染料对聚酰胺纤维与聚氨酯纤维的混合织物进行染色时,使用软水作为染色液用水,并且使所述染色液中含有金属离子螯合剂。
10.聚酰胺纤维与聚氨酯纤维的混合染色织物,所述织物是用权利要求6或9中所述的方法制造的。
11.权利要求10的聚酰胺纤维与聚氨酯纤维的混合染色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染色织物是针织织物。
12.权利要求10的聚酰胺纤维与聚氨酯纤维的混合染色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染色织物是经编织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株式会社;杜邦-东丽株式会社,未经东丽株式会社;杜邦-东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80340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装置及使用它的电子装置
- 下一篇:转换视频数据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