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脆性成形体和铁系粉末材料及它们的制造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01803340.7 | 申请日: | 2001-10-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394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29 |
| 发明(设计)人: | 石原正孝;前本昭雄;松田光马;清尾良弘;樫野彰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洋精工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22B1/248 | 分类号: | C22B1/248;C22B1/243;C22B1/244;C22B1/16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昕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脆性 成形 粉末 材料 它们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脆性成形体,其特征在于,是把包含铁系金属的磨削切屑和含有油分及水分的磨削液的绵状聚集体以规定形状压缩成形而成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脆性成形体,其特征在于,该脆性成形体用固化辅助剂进行固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脆性成形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化辅助剂从胶态二氧化硅、硅酸钠、磷酸铝、沥青乳剂中选择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脆性成形体,其特征在于,上述脆性成形体的含油率是1~5重量%。
5.一种脆性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压缩成形包含铁系金属的磨削切屑和含有油分及水分的磨削液的绵状聚集体,得到纤维状的磨削切屑被切断且多余的水分及油分被去除的规定形状的脆性成形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脆性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脆性成形体的制造方法还包含把固化辅助剂浸含在上述脆性成形体内的工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脆性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化辅助剂从胶态二氧化硅、硅酸钠、磷酸铝、沥青乳剂中选择至少一种使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脆性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脆性成形体中浸含的固化辅助剂占重量的2~30%。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脆性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绵状聚集体分别调整到含水率不超出50重量%的范围内,含油率不超出10重量%的范围内。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脆性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把上述脆性成形体的含水率调整到2~12重量%,含油率调整到1~5重量%。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脆性成形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磨削切屑向含碳量在0.2重量%以上。
12.一种铁系粉末材料,是含有铁系粉末和油分的粉末材料,其特征在于是粉碎脆性成形体而形成的,上述脆性成形体,是压缩成型包含铁系金属的磨削切屑和含有油分及水分的磨削液的绵状聚集体而得到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铁系粉末材料,其特征在于,该铁系粉末材料还含有固化辅助剂。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铁系粉末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化辅助剂是从米糠、废糖蜜、淀粉类、生石灰、胶态二氧化硅、硅酸钠、磷酸铝、醋酸乙烯污泥、沥青乳剂、膨润土中选择的至少一种。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铁系粉末材料,其特征在于,该铁系粉末材料还含有焦炭。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铁系粉末材料,所述焦炭量为5~50重量%。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铁系粉末材料,其特征在于,该铁系粉末材料还含有在钢铁制造工序中回收的粉尘。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铁系粉末材料,所述回收粉尘量为10~30重量%。
19.一种铁系粉末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压缩成形包含铁系金属的磨削切屑和含有油分及水分的磨削液的绵状聚集体,得到纤维状的磨削切屑被粗切断且多余的水分及油分被去除的脆性成形体,通过粉碎上述脆性成形体,更细地切断磨削切屑,得到含有铁系粉末和油分的粉末材料。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铁系粉末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脆性成形体的粉碎时或粉碎后,混合固化辅助剂。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铁系粉末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化辅助剂使用从米糠、废糖蜜、淀粉类、生石灰、胶态二氧化硅、硅酸钠、磷酸铝、醋酸乙烯污泥、沥青乳剂、膨润土中选择的至少一种。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铁系粉末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到铁系粉末材料中的上述固化辅助剂量为2~30重量%。
2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铁系粉末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脆性成形体在粉碎时或粉碎后混合焦炭。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铁系粉末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的固化辅助剂量为1~10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洋精工株式会社,未经光洋精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80334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