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803278.8 | 申请日: | 2001-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394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29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好纪;石原将市;中尾健次;津田圭介;小林淳一;上村强;铃木大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F1/137 | 分类号: | G02F1/137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魏尔玺,杨丽琴 |
地址: | 日本大阪***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显示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具备相互对置的2块基板、及夹在上述基板相互间的液晶层,通过对上述液晶层施加阈值以上的电压使上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的取向状态从喷射取向向双折射取向转变并进行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在对上述液晶层施加不足上述阈值的电压的场合,在上述液晶层中,大体均等地存在着分子轴相对于上述基板平面呈水平的液晶分子比上述液晶层中心部更偏在于一方基板侧的区域及比上述液晶层中心部更偏在于另一方基板侧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在对上述液晶层施加不足上述阈值的电压的场合,在上述液晶层中,分子轴相对于上述基板平面呈水平的液晶分子比上述液晶层中心部更偏在于一方基板侧的区域(U)、和比上述液晶层中心部更偏在于另一方基板侧的区域(D)的面积比(U∶D)为40∶60~60∶40的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在上述基板的至少一方上形成了双折射转变核感生手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上述双折射转变核感生手段是在上述基板上形成的凸状结构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上述凸状结构体是在上述基板上形成的球状结构体或柱状结构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上述凸状结构体是在上述基板上形成的非线性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上述双折射转变核感生手段是在上述基板上形成的凹状结构体。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上述双折射转变核感生手段是对上述液晶层施加横向电场的电场施加手段。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上述双折射转变核感生手段是使上述液晶层的一部分产生扭曲取向的手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它是OCB型液晶显示装置。
1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具备相互对置的2块基板、及夹在上述基板相互间的液晶层,通过对上述液晶层施加阈值以上的电压使上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的取向状态从喷射取向向双折射取向转变并进行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存在于一方基板附近的液晶分子的预倾角的绝对值与存在于另一方基板附近的液晶分子的预倾角的绝对值之差为0.7度以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存在于一方基板附近的液晶分子的预倾角的绝对值与存在于另一方基板附近的液晶分子的预倾角的绝对值均为4度以下。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在上述基板的至少一方上形成了双折射转变核感生手段。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上述双折射转变核感生手段是在上述基板上形成的凸状结构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上述凸状结构体是在上述基板上形成的球状结构体或柱状结构体。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上述凸状结构体是在上述基板上形成的非线性元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上述双折射转变核感生手段是在上述基板上形成的凹状结构体。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上述双折射转变核感生手段是对上述液晶层施加横向电场的电场施加手段。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上述双折射转变核感生手段是使上述液晶层的一部分产生扭曲取向的手段。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它是OCB型液晶显示装置。
2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具备相互对置的2块基板、及夹在上述基板相互间的液晶层,通过对上述液晶层施加阈值以上的电压使上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的取向状态从喷射取向向双折射取向转变并进行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存在于一方基板附近的液晶分子的预倾角的绝对值与存在于另一方基板附近的液晶分子的预倾角的绝对值均为4度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80327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