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型开关无效
| 申请号: | 01803252.4 | 申请日: | 2001-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394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29 |
| 发明(设计)人: | 武富康成;迫田秀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H21/28 | 分类号: | H01H21/28 |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培坤,楼仙英 |
| 地址: | 日本国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开关 | ||
1.一种小型开关,设置有:外壳主体、螺旋弹簧、按钮和端子;
外壳主体的内部形成有容纳室;
螺旋弹簧贯通地配置在所述主体内的容纳室的相对的侧壁之间,具有卷绕部和设置在该卷绕部的两端的第一和第二可动接触部;
按钮以其支点被转动自由地支持在所述主体上,位于所述容纳室内的一端与所述卷绕部接触,在自由状态下受该卷绕部的弹性力向上顶压,这样,其另一端通过所述主体的开口向所述主体外突出,该另一端构成开关动作时的操作部;
端子具有从所述容纳室相对的侧壁面突出设置的第一和第二导电部,该第一导电部在自由状态下与所述螺旋弹簧的第一可动接触部非接触,在开关动作时压下所述按钮的操作部,使所述螺旋弹簧移动并与其第一可动接触部接触,该第二导电部与所述螺旋弹簧的第二可动接触部始终接触;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具有大致半圆形的孔,由把所述按钮的支点轴转动自如地支撑在其两侧面上的圆弧缘和直线缘,在该主体开口端缘近傍上,该孔的所述直线缘接近该端缘,所述圆弧缘形成在离开该端缘方向上,所述按钮的支点轴形成在该按钮的两侧面上并与所述大致半圆形孔同轴,具有张角小于所述大致半圆形的孔的扇形的第一凸部,使该扇形的凸部嵌合在所述大致半圆形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小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还具有与所述主体的大致半圆形孔同轴形成的圆形第二凸部,而且,所述扇形第一凸部被形成在所述第二凸部上,所述主体在与该主体上形成的大致半圆形孔连续的内面上具有嵌合所述第二凸部的凹部。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小型开关,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按钮的支点轴的第一凸部在其端面上具有斜面,以便在该凸部被嵌合在所述主体的大致成半圆形的孔中时,随着嵌合动作使该主体开口扩展。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小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设有从其支点轴延伸设置的第一挡块,以便在离开其支点轴的位置实施该按钮的定位,所述主体具有形成在该主体上的第二挡块,所述螺旋弹簧的预弹力使向断开方向转动的所述按钮的第一挡块顶接该第二挡块,从而进行该按钮在自由状态下的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小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块是从所述按钮的支点轴延伸设置的臂,所述第二挡块向所述容纳室内伸出,顶接所述臂。
6.根据权利要求4的小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块是从所述按钮枢轴支点的相反侧端面突出的突起,所述第二挡块突出设置在所述主体端部内壁面上,顶接所述突起。
7.根据权利要求4的小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块或第二挡块的任一个具有弹性。
8.根据权利要求4的小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块是在该按钮两侧面大致中央,向所述主体开口打开地形成的凹部,所述第二挡块是向该主体两侧内壁面突出设置,嵌入所述凹部的凸部。
9.根据权利要求4的小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块由在该按钮两侧面大致中央,向所述主体两侧内壁形成的凸部构成,所述第二挡块形成在该主体两侧内壁面上,所述凸部是嵌入的切口的端部,所述凸部顶接在所述切口端部。
10.一种小型开关,设置有:外壳主体、螺旋弹簧、按钮和端子;
外壳主体的内部形成有容纳室;
螺旋弹簧贯通地配置在所述主体内的容纳室的相对的侧壁之间,具有卷绕部和设置在该卷绕部的两端的第一和第二可动接触部;
按钮以其支点被转动自由地支持在所述主体上,位于所述容纳室内的一端与所述卷绕部接触,在自由状态下受该卷绕部的弹性力向上顶压,这样,其另一端通过所述主体的开口向所述主体外突出,该另一端构成开关动作时的操作部;
端子具有从所述容纳室相对的侧壁面突出设置的第一和第二导电部,该第一导电部在自由状态下与所述螺旋弹簧的第一可动接触部非接触,在开关动作时压下所述按钮的操作部,使所述螺旋弹簧移动并与其第一可动接触部接触,该第二导电部与所述螺旋弹簧的第二可动接触部始终接触;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钮设有从其支点轴延伸设置的第一挡块,以便在离开其支点轴的位置实施该按钮的定位,所述主体具有形成在该主体上的第二挡块,所述螺旋弹簧的预弹力使向关闭方向转动的所述按钮的第一挡块顶接该第二挡块,从而进行该按钮在自由状态下的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80325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