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接收信号的方法和接收机无效
申请号: | 01803226.5 | 申请日: | 2001-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394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29 |
发明(设计)人: | F·拉加里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5/03 | 分类号: | H04L25/03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亚非,张志醒 |
地址: | 荷兰艾***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收 信号 方法 接收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收在信号信道上传播的信号以及一个接收机。本发明特别但不是唯一适用于在无线信道上传播的信号。这些信号可以符合例如在DECT(增强数字无绳电话)标准中使用的TDMA协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移动电话环境中发送到接收机的无线信号会由于多径效应所引起的码间干扰(ISI)而失真。为了减小ISI效应,在通信领域中常常均衡接收到的信号。最简单的均衡器形式是一个数字横向滤波器,其系数被调整成抵消信道失真效应,并在对被恢复的波形限幅之前存储该波形以提供双输出。在确定同时产生的滤波器系数时使用一个训练序列,该序列被包括在将被发送的信号中并存储在接收机的ROM中。接收信号中恢复的训练序列模型被与存储在ROM中的相比较,并且横向滤波器系数被调整,以最小化失真序列和预存模型间的差异。其它类型的均衡器是判决反馈均衡器和维特比均衡器。
对于一个基带均衡过程来说,训练序列通常包括已知的符号或比特序列。当信号信道的激励响应比码元长度短时,二进制比特流本身不足以获取与ISI有关的临界信息。短激励响应的问题可通过对接收信号使用分数间隔均衡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该信号是以高于码元速率的频率取样的。考虑到接收数据的波形,预存的训练序列被过取样。
在包括发射机的无线链路中,ISI并不是唯一的失真源。发射机中的频率调制过程和接收机的解调过程都可能引入非线性失真。附加的非线性失真源还包括滤波器和限幅器。这些非线性失真无法由主要目的是减小ISI失真的均衡器准确估计。另外,如果训练序列没有考虑这些非线性失真,那么均衡器的收敛性可能会不可靠,从而导致接收信号比均衡前更为失真。
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目的是更为有效地均衡接收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个对在信号信道传播的信号进行接收的方法,包括接收和解调该信号,在第一操作中均衡解调信号以抵消第一种失真,在第二操作中均衡来自第一操作的信号以抵消第二种失真。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收机,包括接收在信道上传播的信号的装置,解调接收信号的装置,与解调装置相连,抵消第一种失真的第一均衡级,以及与第一均衡级相连,抵消第二种失真的第二均衡级。
在实施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法的过程中,第一操作试图抵消失真效应,例如信号信道引入的ISI,同时第二操作试图抵消由发送和接收设备引入的非线性失真。在第一操作中,使用一个发送和接收设备中所具有的非线性特征的训练序列,同时在第二操作中,使用一个训练序列,该序列没有发送和接收设备中所具有的非线性特征。
由于在一对接收机和发射机连接之间的信号信道很可能与另一个包括该接收机和另一个发射机的连接间的信号信道不同,该接收机可以存储多个而不是一个训练序列,同时具有用于选择一个与当前连接相匹配的最佳训练序列的装置。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首先接收机的性能被增强了,这是因为每个失真源都被独立访问,这样可以更大程度地去除失真,其次,单独地、一次性完成所造成的发散(与收敛相对立)的风险也减小了。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参照附图通过举例进行描述,其中:
附图1是一个无线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附图2是一个使用在无线系统中的接收机的方框示意图,
附图3是适于使用在附图2中的线性横向均衡器的方框示意图,
附图4以虚线显示了一个理论上的训练序列同时用连续的线描绘了一个测量到的训练序列,以及
附图5表示了在一个典型DECT时隙的报头和同步码字的基带波形上两级均衡的效果。
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被用来指示相应的特征。
实现本发明的方式
图1所示的系统包括一个具有收发信机10的主站PS,该收发信机与天线12以及控制该主站操作的控制器14相连。一条PSTN线路16与控制器14连接,提供主站在无绳电话系统之外作为系统一部分进行通信的装置。
多个无绳从站SS1,SS2,SSn能够相对于主站漫游。每个从站SS1,SS2,SSn基本相同,包括收发信机20,它与天线22和根据存储在程序存储器26中的软件来控制该从站操作的微控制器14相连。数据,例如用于均衡操作中的训练序列,被存储于ROM28中。麦克风30,扬声器32以及键盘34也都被连接到微控制器2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8032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