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测定流动介质至少一个参数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01802657.5 | 申请日: | 2001-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3888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1 |
| 发明(设计)人: | 托马斯·伦茨因;乌韦·康策尔曼;亨宁·马贝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F1/684 | 分类号: | G01F1/684;G01F5/00;F02D41/18;G01F15/12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曾立 |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测定 流动 介质 至少 一个 参数 装置 | ||
现有技术
本发明涉及到权利要求1所述类型的测定流动介质至少一个参数的装置。
从DE 19735891A1中已经知道了一种具有一个测量通道的装置,一个测量元件安装在测量通道里,在该通道里,测量元件被流入的介质环绕流过。测量通道以给定的角度相对于管路纵向轴线倾斜,这样,进入通道具有一个被主流动方向遮蔽的区域。测量元件安装在测量通道的被遮蔽的区域内,以避免测量元件脏污和出现损坏。
由于水进入进气管,例如经过下雨浇湿的路面,或者颗粒进入,在有些情况下会导致沾染测量元件。然后,包含在飞溅水内的自然溶解盐份,由于在传感部分的薄膜上形成盐结晶,引起测量元件的特性曲线漂移。颗粒可以损伤测量元件或者甚至损坏。虽然通过倾斜测量体构成了一个遮蔽区域,但是尽管如此液体或者颗粒还是能到达测量通道内。
从DE 19738337A1或者US-PS5,892,146中知道了一种热线式空气质量流量计,它在测量元件上游具有一个凸起,它与管路壁一体地构成。这个凸起不是构造在测量通道内,不能用于偏转液体或者颗粒。
从DE 19815654A1中知道了一种测量装置,在这种装置中,一个测量通道具有一个遮蔽测量元件防止颗粒的凸起,然而,这个凸起不用来偏转液体或者颗粒,这样,它们可以继续进入通道。
由DE 19735664A1或者GB 2328514已经公开了一种装置,在这种装置中,测量元件安装在介质流过的管体内,在这里,管体上游的一个端部一直延伸到一个过滤室内,而且在那里在外壳表面有一个进入口,以便降低脏颗粒或者小水滴对测量元件的加载。特别是在空气污染严重时和内燃机吸入空气内含水份高时会出现空气过滤器吸透了水,然后水流过过滤垫,这时脏颗粒也跟着带过去。因此,在本来是净化侧的空气过滤器下游一侧也存在着吸入空气又将脏颗粒和小水滴从过滤器表面上撕下带走的危险,它们然后以不希望的方式沉积在测量元件上并且导致错误测量或者测量元件出现故障。现有技术的管体通过在外壳面上配置进入口减小了在测量元件上沉积的危险,但是,由于管体结构相应地长,产生所不希望的压力降,这导致测量灵敏度的降低。此外,在液体进入量很高,为大约20升/小时时,几乎不能保证减小液体/固体颗粒对测量元件的加载。
在所述装置工作期间会发生例如油滴或者油蒸汽逆着主流动方向在空气里一起流动并且沾污测量元件,这使测量特性明显变坏。例如,脉动流或者在停机阶段涡轮增压器惯性运转是液体回流的原因。专门设计的大网眼保护栅格用其内面不能足够地用作液体的冷凝表面。
本发明的优点
相比而言,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按照本发明装置的优点是,采用简单的方式方法使所述至少一个测量元件被保护以防止液体和颗粒加载。
通过在从属权利要求中介绍的措施可以有利地另外构造和改进在权利要求1中提到的装置。
如果一个通道在测量元件上游具有一个凸起,它使介质中带来的液体和颗粒偏转并且这样保护测量元件免遭脏污,则是有利的。
如果通道在测量元件上游具有一个转向栅格,使流入的液体和颗粒偏转并且这样保护测量元件免遭脏污,则是特别有利的。
另外,如果通道在用于液体和颗粒偏转的元件和测量元件之间具有一个用于颗粒和液体的排放孔,使它们离开通道并且不能再沾污测量元件,则是有利的。
如果通道具有一个隆起,则是有利的,因为通过此可以截挡偏转的液体和颗粒并且不会提高通道内的流动阻力。
有利的是,通道的起始区域径向错位,通过此保护测量元件免遭液体和颗粒的作用。
通过在通道的至少一个孔内的一个油转向栅格可以以有利的方式防止油进入通道和损伤测量元件。
对于该装置的制造,将通道设计成两部分,使用例如可插上的套管作为一部分,是有利的。
通过一个脉动通道可以有利地降低脉动的空气流、也就是说管路内回流对测量元件测量特性的不利影响。
附图
在附图中简单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在下面的说明中进行了详细介绍。
图中示出:
图1为一个用来测定流动介质至少一个参数的、处于装入状态的装置,
图2为在按照本发明装置的测量壳体内的进入通道、转向通道和排出通道,
图3为沿着图2的III-III线剖切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4为沿着图2的IV-IV线剖切的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5为沿着图2的V-V线剖切的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6a,图6b为沿着图2的VI-VI线剖切的本发明第四和第五实施例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施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8026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