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的芳基胺化合物和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1802631.1 | 申请日: | 2001-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388801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1 |
| 发明(设计)人: | 细川地潮;舟桥正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C07C211/61 | 分类号: | C07C211/61;C07C225/22;C09K11/06;H05B33/14;H05B33/22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季壮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芳基胺 化合物 有机 电致发光 装置 | ||
1.一种由以下通式(1)表示的新的芳基胺化合物:
其中R1和R2分别独立地表示具有1-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烷基、具有1-3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烷氧基、具有6-4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芳基、具有7-4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芳烷基、或具有6-4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芳氧基;和
其中Ar1-Ar4分别独立地表示具有6-4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芳基或具有5-40个碳原子的取代或未取代杂环基团且可表示相同基团或不同基团,前提是Ar1-Ar4中至少两个分别表示取代或未取代间联苯基团或被芳基取代的联苯基团且Ar1-Ar4中其它基团分别表示取代或未取代联苯基团,而且,如果Ar1-Ar4中至少两个分别表示被两个芳基取代的联苯基团,Ar1-Ar4中其它基团分别表示取代或未取代芳基。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新的芳基胺化合物,其中,在通式(1)中,Ar1和Ar3分别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间联苯基团且Ar2和Ar4分别表示取代或未取代联苯基团。
3.一种由以下通式(2)表示的新的芳基胺化合物:
其中A和B中至少一个表示能形成可包含螺键的取代或未取代饱和5元-8元环的原子团,前提是,如果任何一个A和B表示能形成饱和5元环的原子团,则A和B分别表示能形成环结构的基团或任何A和B表示包含螺键的基团,而且至少一个A和B表示不含两个或多个不饱和6元环的基团。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新的芳基胺化合物,其中,在通式(2)中,Ar5-Ar8中至少两个分别表示具有12或更多碳原子的芳族烃基。
5.根据权利要求3的新的芳基胺化合物,其中,在通式(2)中,Ar5-Ar8中至少两个分别表示取代或未取代联苯基团。
6.根据权利要求3的新的芳基胺化合物,其中,在通式(2)中,Ar5-Ar8中至少一个表示被二芳基氨基取代的基团。
7.一种包含一对电极和位于该电极对之间的有机化合物层的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有机化合物层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的新的芳基胺化合物。
8.一种包含一对电极和位于该电极对之间的有机化合物层的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有机化合物层包含根据权利要求3的新的芳基胺化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7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有机化合物层是发光层或空穴传输层。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有机化合物层是发光层或空穴传输层。
11.一种包含一对电极和位于该电极对之间的有机化合物层的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有机化合物层包括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的新的芳基胺化合物和发光材料的层。
12.一种包含一对电极和位于该电极对之间的有机化合物层的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有机化合物层包括包含根据权利要求3的新的芳基胺化合物和发光材料的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出光兴产株式会社,未经出光兴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80263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唤醒使用者的系统
- 下一篇:加墨装置及其侧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