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折叠式移动电话机无效
申请号: | 01802528.5 | 申请日: | 200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388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1 |
发明(设计)人: | 大嶋一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思嘎茨讷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5D5/10 | 分类号: | E05D5/10;E05D5/12;E05D11/08;E05D11/10;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梧,马高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移动 电话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本体部和转动部通过铰链呈可转动连接的折叠式移动电话机。
背景技术
通常折叠式移动电话机包括送话部和收话部(一个是本体部,另一个是转动部。),在送话部的一端形成收容孔,在收话部的一端形成连接孔。在收容孔中插入铰链的铰链本体并使之不能转动,在连接孔插入铰链的铰链轴的一端也使之不能转动。然后,通过把铰链轴的另一端插入铰链本体并使之能转动,从而通过铰链在送话部和收话部之间实现可转动连接(参考特开2000-110434号公报)。
在装配所述现有的折叠式移动电话机时,首先,把铰链本体插入收容孔。然后,把铰链轴抵抗设在铰链本体的靠压装置的靠压力并向铰链本体的内部推入,把铰链轴整体没入铰链本体内。在该状态下把收话部的连接孔与铰链轴对正以后,把铰链轴通过靠压装置移动使之从铰链本体突出。这样,铰链轴的一端放入连接孔。由此,通过铰链送话部和收话部实现可转动连接。
在所述现有的折叠式移动电话机中,在连接送话部和收话部时,在把铰链轴推进没入铰链本体的状态的同时,必须把连接孔与收容孔对正,存在着不容易把铰链轴插入连接孔的问题。另外,把铰链轴相对铰链本体可以出没,在这方面就使铰链本体很长,也存在铰链成为大型化的问题。进而,由于在铰链本体内必须设置压靠装置,在这方面就存在部件数量增加,结构变得复杂和制造费用增加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该折叠式移动电话机,包括各自的一端部可以通过铰链转动地连接的本体部和转动部,所述本体部和转动部可以在折叠成相对面相互接触的折叠位置和相对面相互离开的使用位置之间转动;在所述本体部和转动部的至少一方具有沿着所述相对面两分成的内侧部和外侧部;所述铰链包括铰链本体和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该铰链本体上,另一端从铰链本体突出的铰链轴;在所述本体部和所述转动部的另一方的一端形成有使所述铰链本体不能转动地收容在其中的收容孔;在所述内侧部的一端形成有把从所述铰链本体突出的所述铰链轴的另一端不能转动地插入的连接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侧部形成从与所述外侧部相对的外面直到所述连接孔的内周面的开放部,从而可通过该开放部把所述铰链轴另一端插入所述连接孔;在所述外侧部的与所述开放部相对的部分形成覆盖所述开放部的遮蔽部。
此时,在所述遮蔽部最好形成突出部,该突出部放入所述开放部直至其前端与所述铰链轴大体接上。在所述突出部的前端面和与此相对的所述连接孔的内周面,最好形成与插入所述连接孔的所述铰链轴的另一端卡合从而使铰链轴定位的卡合部。所述卡合部最好形成山状或谷状。
对于所述本体部和所述转动部,哪一方都可以作成送话部,另一方作成收话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该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图,是沿图3的Y-Y的剖面图;
图3是沿图2的X-X的放大剖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与图3相同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图1~图4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首先,说明图1~图3所示的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图1是本发明的折叠式移动电话机T的分解立体图,移动电话机T包括:收话部(本体部)1、送话部(转动部)2、在该收话部1及送话部2的各自一端呈可转动连接的铰链3,3,如图3的双点划线所示在收话部1和送话部2各自的前面(相对面)相互碰上的折叠位置和图3实线所示的前面之间相互离开的(在本实施例离开圆周方向135°的程度)使用位置之间以铰链3的轴线L为中心可以转动地连接。
收话部1在转动到折叠位置时,具有前面与送话部2接触的第一内侧部1A和由在该第一内侧部的背面(与送话部2逆侧的面)的螺钉等固定装置(没有图示)固定的第一外侧部1B。在第一内侧部1A的前面部设置液晶表示部11。在第一外侧部1B设置集成电路(没有图示)等。
送话部2在折叠位置前面具有与送话部1接触的第二内侧部(内侧部)2A和由在其背面部的螺钉等固定装置(没有图示)固定的第二外侧部(外侧部)2B。在第二内侧部2A的前面部设置有用于输入数字、文字、符号等的按钮21和其它操作部件(没有图示)。在第二外侧部2B设置有集成电路等(没有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思嘎茨讷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思嘎茨讷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8025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