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进行上行链路同步发送方案越区切换和上行链路同步发送方案模式切换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01802047.X | 申请日: | 2001-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386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18 |
发明(设计)人: | 崔成豪;李炫又;朴圣日;崔虎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B7/26 | 分类号: | H04B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莹,邵亚丽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通信 系统 进行 上行 同步 发送 方案 越区 切换 模式 方法 | ||
1.一种在上行链路同步发送方案(USTS)服务出现在第一节点B与第一节点B的小区内的用户设备(UE)之间,和当UE位于横跨第一节点B和第二节点B的小区的越区切换区中时UE进行越区切换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在连接到第一节点B和第二节点B的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中的越区切换控制方法,其中第二节点B的小区与第一节点B的小区相邻,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确定UE是否可以进行越区切换;
如果可以进行越区切换,就把越区切换信息发送到第二节点B,越区切换信息包括UE的加扰码、代表用于UE与第一节点B之间的数据通信的加扰码的开始点与上行链路数据帧的开始点之间的时间差的加扰码时间偏移、和用于数据的发送信道的信道化码;和
通过第一节点B把命令发送到UE,如果RNC从第二节点B接收到与指示可以进行越区切换的越区切换信息有关的响应消息,就请求UE越区切换到第二节点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发送信道是上行链路专用物理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越区切换确定是通过分析从UE接收的测量报告确定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信道化码是正交可变扩展因子(OVSF)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越区切换信息是与接收USTS服务的UE有关的信息,和该信息存储在RNC中。
6.一种在上行链路同步发送方案(USTS)服务出现在第一节点B与第一节点B的小区内的用户设备(UE)之间,和当UE位于横跨第一节点B和第二节点B的小区的越区切换区中时UE进行越区切换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在节点B中的越区切换控制方法,其中第二节点B的小区与第一节点B的小区相邻,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从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接收表示UE正在接受USTS服务的越区切换信息,越区切换信息包括用于UE的数据发送信道的信道化码、用于数据通信的加扰码、和代表加扰码的开始点与上行链路数据帧的开始点之间的时间差的加扰码时间偏移;和
把有关越区切换信息的响应消息发送到RNC,和根据信道化码分配越区切换信息;和
通过根据加扰码时间偏移,设置上行链路数据帧相对于加扰码开始点的开始点,进行加扰码同步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加扰码同步化步骤包括:
把节点B生成的加扰码延迟加扰码时间偏移那么多,以便让加扰码在比预定信道帧的开始点晚的时间上开始;
用延迟的加扰码和信道化码解扩从UE接收的上行链路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预定信道是基本公用控制物理信道。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加扰码时间偏移是从UE接收的当前上行链路数据帧的开始点与预定信道帧的开始点之间的时间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加扰码时间偏移是这样确定的值,使从UE接收的当前上行链路数据帧的开始点与预定信道帧的开始点之间的时间差等于256个码片的倍数。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预定信道是基本公用控制物理信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预定信道是基本公用控制物理信道。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加扰码时间偏移是通过从从UE接收的当前上行链路数据帧的开始点与下行链路发送信道帧的开始点之间的时间差中减去传播延迟计算出来的。
14.一种在与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相连接的节点B与节点B的小区内的用户设备(UE)之间,把非上行链路同步发送方案(USTS)模式转换成USTS模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由节点B测量表示节点B与UE之间的距离的往返时间(RTT);
把测量的RTT从节点B发送到RNC;
把供UE使用的加扰码和信道化码,以及代表要发送到UE的下行链路数据帧的开始点的改变的、使下行链路数据帧从与节点B的基准时间点相隔预定码片数的倍数那么多的位置开始的信息从RNC发送到UE;和
把加扰码和信道化码从RNC发送到节点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80204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