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800391.5 | 申请日: | 2001-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363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07 |
发明(设计)人: | 藤本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11B7/085 | 分类号: | G11B7/085;G11B7/09;G11B7/095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以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光盘进行信息的记录或再生的光盘装置,特别是在本装置中安装光盘介质并进行起动时,能够很好地进行切实有效的光道误差信号调整,缩短起动时间的光盘装置。
背景技术
下面对以往的光盘装置进行说明。
图14所示是以往光盘装置构成的方框图。
在图14中,2是CD、CD-ROM、DVD、MO等具有信息记录用光道的光盘介质,1是会聚半导体激光照射光盘介质2上的目标位置并进行信息的记录以及再生的光拾取器,由光学系统和驱动系统构成。光学系统是将激光会聚在光盘介质2的面上、或检测激光的照射位置与光盘介质2上的目标位置之间的偏差的装置,由半导体激光器、透镜类、光束分离器、发光二极管等(均没有图示)构成。驱动系统是用于进行使物镜追从光盘介质2上的面抖动的聚焦控制以及追从光道抖动的道跟踪控制,并保持光盘介质2上的目标位置与激光点之间的位置关系一定的驱动装置,其主要由磁铁、线圈、支撑部件(均没有图示)构成。驱动系统构成驱动光学系统透镜组等的调节器。
3是对由构成光拾取器1的被分割成若干个的发光二极管检测出来的、从光盘介质2返回的返回光量信号进行各种运算处理的运算放大器,其输出作为激光点在光盘介质2上的焦点偏离量的聚焦错误信号(以下称为FE信号)、作为激光点对应光盘介质2上光道的位置偏离量的光道误差信号(以下称为TE信号)和作为光盘介质2上按光的反射率的变化所记录的信息的再生信号(以下称为RF信号)。4是会聚光拾取器1照射的激光并进行在光盘介质2上形成焦点的聚焦控制的聚焦控制电路。5是在受聚焦控制电路4的控制的同时,驱动光拾取器1的物镜调节器的聚焦驱动电路。6是作为运算处理装置的微处理器(以下称为MPU),前述的聚焦控制动作的ON/OFF就是根据该MPU6的指令动作的。7是调整电路,由偏移控制电路71和可变增益放大器72构成,输入运算放大器3输出的TE信号,并根据MPU6的设定调整增益和偏移,输出调整后的光道误差信号(以下称为TEA信号)。8是道跟踪控制电路,其输入TEA信号并控制激光的照射位置使之追从光盘介质2的光道。9是在受道跟踪控制电路8控制的同时,驱动光拾取器1的物镜的道跟踪驱动电路,该道跟踪控制动作的ON/OFF根据MPU6的指令动作。
10是径向进给控制电路,其输入道跟踪控制电路8输出的控制输出信号(以下称为TRO信号),并在光拾取器1的激光照射位置追从光盘介质2上的螺旋状光道时,产生作为使光拾取器1本身在光盘介质2的半径方向上进行追从移动的控制信号的TVO信号。11是输入TVO信号并驱动后面说到的径向进给电机的径向进给驱动电路。12是使光拾取器1在光盘介质2的半径方向移动的径向进给电机。13是输入运算放大器3输出的RF信号并再生来自光盘介质2的信息的信号处理电路,其从RF信号中抽取作为同步信号的SYNC信号。14是主轴电机控制电路,其输入信号处理电路13所抽取的SYNC信号并输出控制光盘介质2的旋转数的DMO信号。15是输入来自主轴电机控制电路14的DMO信号并驱动后面说到的主轴电机的主轴电机驱动电路。16是使光盘介质2旋转的主轴电机,通过将表示旋转数的FG信号输入到主轴电机控制电路14,其还可以区别于SYNC信号地按一定的旋转数控制主轴电机16的旋转。
下面,使用图15的流程图对以往的光盘装置在安装光盘介质2后起动时所进行的光道误差信号的调整动作进行说明。
如果光盘装置上安装有光盘介质2或者打开(ON)电源(步骤S901)时,则MPU6将初始化光拾取器1的位置(步骤S902)。具体地讲,就是驱动径向进给电机12强制地使光拾取器1向光盘介质2的内圆周侧移动,并一直移动到压上最内周开关(没有图示)为止(步骤S903)。在没有内周开关时,则在光拾取器1切实地移动到可以向内圆周侧移动的可动范围界限的时间内,持续驱动径向进给电机12。这样,在使光拾取器1移动到光盘介质2的最内周位置后,再向外圆周侧移动一定的时间,以使光拾取器1位于光盘介质2上的存在光道的位置处(步骤S904)。
图16所示是普通的集约盘(以后表为CD)或追加型的CD-R、可擦写型的CD-RW等光盘介质半径方向的区域构造。如图16所示的那样,最内周部是用于安装盘的挟持区域A1,其外侧是具有光道的信息领域A2。在该信息区域A2的内周以及外周是形成有反射层但不存在光道的镜面区域A30、A31和只由透明基板构成的基板区域A40、A41。因而,通过初始化前述的光拾取器1的位置,可以使光拾取器1位于光盘介质2的信息区域A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8003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