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无效
申请号: | 01280616.1 | 申请日: | 200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5205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13 |
发明(设计)人: | 谭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50 | 分类号: | H01R4/50;H01R12/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承接芯片模块并将其电性接合至电路板的电连接器,尤其是指一种借凸轮驱动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图1所示为一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现有电连接器6,包括平板状基座7、扣持于基座7的平板状盖体8及贯穿基座7和盖体8的驱动装置9。盖体8用于承接芯片模块,而基座7与电路板相组接。驱动装置9可旋转从而驱动盖体8在基座7上作滑移运动,实现芯片模块与电路板适时电性导通或断开。
请参阅图2,驱动装置9包括凸轮91及铆接片92。其中凸轮91较细的顶端为末端93。在将铆接片92铆接于凸轮91上时,需在凸轮91的末端93敲击,以使凸论91的末端93变粗,从而将铆接片92组接在凸轮91上,使之不会从末端93滑脱。
因该现有电连接器9的铆接片92抵接在基座7表面上并获得定位。所以在凸轮91的末端93施压时,铆接片92会挤压基座7表面,由于铆接片92的材质比基座7硬,故可能会与基座7表面发生干涉抵触,导致在旋转凸轮9时需要较大的扭力,从而带来操作上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一种具有较佳机械性能的驱动装置,从而使操作方便、顺畅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用于承接芯片模块并将其电性接合至电路板的电连接器,包括具有端子及端子收容槽的基座、具端子通孔的盖体及将盖体固定于基座上并能使其在基座上滑移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有贯穿基座及盖体的凸轮和设置于凸轮末端用于防止盖体脱离基座的铆接片。其中凸轮设有与铆接片接触的支撑面,而铆接片设有抵接于该支撑面的接合面,而且铆接片对应该接合面区域设有具较大厚度的支撑部,当凸轮末端铆接于该支撑部上时,铆接片的厚度较薄的止挡部与基座之间产生一间隙,从而在铆接片被铆压至凸轮末端时,铆接片不会与基座表面发生干涉抵触,以保证凸轮转动顺畅。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因铆接片对应其与凸轮接触的接合面区域设有具有较大厚度的支撑部,当凸轮末端铆接于该支撑部上时,铆接片的厚度较薄的止挡部与基座之间产生一间隙,从而在铆接片被铆压至凸轮末端时,铆接片不会与基座表面发生干涉抵触,以保证凸轮转动顺畅。
【附图说明】图1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一种现有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图1沿II-II方向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铆接片的放大立体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6是图5沿VI-VI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包括平板状基座2、扣持于基座2的平板状盖体3及贯穿基座2和盖体3的驱动装置4。基座2设置有若干个端子收容槽21且在端子收容槽21内设有端子(未图示)。在基座2的一侧延伸出一基座平台22。基座平台22中央部位设置一长条形基座孔221。基座2靠近电路板的平面为基座下表面223,基座下表面223靠近基座孔221的位置设有具一定厚度的垫高部224。
盖体3承载计算机的芯片模块,在与基座2的端子收容槽21相对应位置设有端子通孔31用以收容芯片模块的导电插脚(未图示)。盖体3在与基座2的基座平台22相对应位置延设有盖体平台32,盖体平台32在与基座平台22的基座孔221相对应位置设有盖体孔321。盖体孔321为一台阶孔(图6参照),且于盖体孔321内设有一金属垫圈(未标号),以支撑驱动装置4(容后详述),并可减少驱动装置4的转动摩擦力。
请参阅图3及图6,驱动装置4包括凸轮41和卡固于凸轮41一端的铆接片42。凸轮41为一台阶柱体,依半径不同可分为驱动段411、作动段412及铆合段413。其中作动段412与驱动段411呈偏心设置。作动段412与铆合段413相接处的平面是支撑面415。其中铆合段413与铆接片42铆接配合,支撑面415与铆接于铆合段413的铆接片42相抵接。铆合段413远离作动段412的顶端设有一宽大的末端416。
请参阅图4,铆接片42设有抵接于凸轮41的接合面4221,且铆接片42对应该接合面4221区域设有具较大厚度的支撑部422。于支撑部422中心开设有组接孔421。该组接孔421是容置凸轮41的铆合段413。于止挡部423周围环设有具较小厚度的止挡部423。其中止挡部423靠近基座下表面223的侧面为止挡面4231。
请参阅图6,铆接片42的接合面4221抵接于凸轮41的支撑面415,支撑部422厚度大于止挡部423厚度,使得止挡面4231与基座下表面223之间产生一间隙,故在将铆接片42铆接于凸轮41的铆合段413时,敲击凸轮41的末端416而对铆接片42施压固定,铆接片42借厚度较大的支撑部422抵接在支撑面415上,因此止挡面4231不会与基座下表面223接触,故不会挤压基座2,更不会发生嵌入基座2中的不良后果。因此,在旋转凸轮41以驱动盖体3在基座2上滑移时,该凸轮41旋转顺畅,从而改善了操作性能。另外,垫高部224抵接在电路板上,由于其厚度较大,可防止凸轮41的末端416与电路板接触,产生摩擦,使凸轮41旋转不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806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式板层角膜成形仪
- 下一篇:插座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