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无效
申请号: | 01279924.6 | 申请日: | 200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5205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13 |
发明(设计)人: | 司明伦;陈翔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4 | 分类号: | H01R13/74;H01R13/6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尤指一种可通过固持机构定位于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组装于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组件通常设有一固持定位机构,通过其与电路板上的定位孔相干涉配合以提供电连接器的初定位,从而防止该电连接器于焊接过程中发生位移。
现有电连接器组件所设的定位机构如台湾专利申请第88219269号所揭示,该电连接器组件的板锁是用金属材料冲压而获得,其包括本体、一对插脚以及桥接装置。其中板锁的本体是装设于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中,该板锁露出绝缘本体外的插脚是贯穿电路板的通孔中,且于两插脚之间设有一桥接装置,通过该桥接装置于焊接之后于插脚之间形成一连接桥,以用于分开两插脚,从而将电连接器锁固于电路板上。但是,这些用金属材料冲压所获得的固持机构因增加冲压模具,且需要装配工序,导致成本难以降低。
另一种现有电连接器组件所设的定位机构如台湾专利申请第88219098号所揭示,该电连接器包括端子以及容置该端子的绝缘本体。其中于绝缘本体上设有一安装面,于安装面上一体成型一对弹性支脚,以用于与电路板的通孔相干涉配合。由于该支脚是经弹性变形后组入而干涉于电路板的通孔中,因此,长期的使用会导致弹性部发生塑性变形,且由于弹性部与绝缘本体是一体成型,而这些用绝缘材料成型的弹性部易因发生材质老化而导致弹性降低,从而使连接器于电路板上的固持不够稳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可提供电连接器与电路板间拆装方便、固持稳定且制造成本降低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若干端子以及容置该若干端子的绝缘本体。其中绝缘本体上设有一长方形的组接面,该组接面上一体成型至少一“J”形固持部,且,该固持部包括一垂直组接面延伸一定长的连接部及设于连接部末端的勾部,于连接部外侧相对于勾部延伸方向的另一侧设置一肋条,且电路板上设有与固持部位置相对应的通孔。勾部末端边缘至肋条外侧水平方向距离大于电路板通孔的孔径,以将电连接器定位于电路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将电连接器倾斜一适当角度即可使固持部零阻力插入电路板的通孔,使得拆装方便,而当勾部末端边缘穿过通孔与电路板配合后,则无法将该电连接器垂直于电路板拔出,因此固持效果较佳,且可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与电路板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与电路板装配过程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沿III-III方向线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与电路板装配后的立体图。
图5是图4沿V-V方向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1是装设于电路板4上,其包括:若干端子3以及收容该若干端子3的绝缘本体2。
绝缘本体2上设有纵长形容腔21、一长方形组接面23以及与组接面23相垂直的对接面25,于绝缘本体2远离对接面25一侧且靠近电路板延的边缘4伸出一板状定位板26,该定位板26的纵长向设有两排定位孔261。于容腔21的纵长向两侧设有贯穿绝缘本体2的若干端子孔22以用于收容端子3,且容腔21末端是与端子孔22相通。组接面23的纵长向两端分别设有一个一体成型的“J”形固持部24,该固持部24包括一垂直组接面延伸一定长度的连接部241及设于该连接部241末端的勾部242,勾部242的末端边缘是朝向绝缘本体2的对接面25一侧延伸,于连接部241外侧相对于勾部242延伸方向的另一侧设置一肋条243。电路板4上对应第一绝缘本体2的固持部22位置设有方形的通孔41以用于收容固持部22,以及插孔42。
端子4是装设于绝缘本体2的端子孔22中且可焊接至电路板4上,包括接触部31、露出绝缘本体2外的焊接部32,以及连接焊接部32与接触部31的“L”形弯折部33。其中接触部31是收容于绝缘本体2的端子孔22中,焊接部32是贯穿定位板26定位孔261且插入电路板4的插孔42以供焊接于电路板4上。
请参照图2及图3所示,于电连接器组件1焊接于电路板4之前,先将绝缘本体2相对电路板倾斜一定角度,使固持部24勾部242的末端以及连接部241的肋条243外侧边缘与电路板4通孔41的四周无干涉,将固持部24零阻力地插入电路板4的通孔41中。然后,通过外力扶正绝缘本体2,使端子3的焊接部32发生适当弹性变形而对应插入电路板4的插孔42(如图4、图5所示)。由于勾部242末端边缘至肋条243外侧水平方向的距离大于电路板4通孔41的孔径,且肋条的外边缘与电路板的通孔相互干涉,使固持部24的勾部242抵持于电路板4底面43上,确保固持部24无法从电路板4的通孔41中垂直拔出,从而保证电连接器1与电路板4于焊接前的固持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99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