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良的手电筒开关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1279452.X | 申请日: | 2001-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5301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8 |
| 发明(设计)人: | 谢文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文昌 |
| 主分类号: | F21L4/00 | 分类号: | F21L4/00;//F21W13130;F21Y10100;F21Y10102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汤保平 |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改良 手电筒 开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改良的手电筒开关装置,尤指一种方便开关且具有较佳水密性的手电筒开关结构装置。
背景技术
早年的手电筒,其开关是一推键形式,以外接形式附设于筒身的外壁上,利用该推键控制筒身内电源回路的通断。但随着消费者对手电筒的要求日益提高,防水性成为手电筒必要的特性之一,因而无法再以外附推键方式控制手电筒的开关。
如图6所示,是美国第4656565号发明专利案,其为一种具有开关及可调整焦距的手电筒,其构造包括有:
一筒身70,其内壁是由金属导体701构成,其内部设有电池71,以提供工作电源;一底盖72,是以螺合方式与筒身70尾端结合,并据以使筒身70内壁的金属导体701与电池71负极构成电性连接;一转换座73,是设于筒身70前端,其中央形成有两插槽,供插设一灯泡74的两接脚分别插入,又两插槽内分设有一导电极片731732,而分别与灯泡74的两接脚构成电性连接;其中一导电极片731是延伸至转换座73底部,并与电池71正极构成电性连接,又另一导电极片732是延伸至转换座73上端,常态下,是与筒身70内壁的金属导体701上端处呈开路状;一灯罩75,其尾端是以螺合方式螺设于筒身70前端,其前端仍以螺合方式组设有一罩盖750,而灯罩75前、尾端与罩盖750及筒身70的螺接处分设有止水垫圈751752;再者,灯罩75内设有一反光罩753,利用反射方式增强灯泡74的亮度;一压制件76,其设于前述转换座73上方,其中央形成有穿孔,供灯泡74两接脚穿经后插入转换座73,又压制件76是随灯罩75连动而升降,以对其下方的转换座73产生压制或释放动作。
常态下,因灯罩75是在旋紧状态,压制件76下压转换座73由底盖72上的簧圈提供伸缩弹性,使其上的导电极片732与金属导体701脱离,故电源回路断开,灯泡74不点亮;当灯罩75向旋开方向转动,而向前端移动,此时压制件76将释放转换座73,故转换座73利用底盖72上所设簧圈的恢复弹性而上顶,此时转换座73上的导电极片732与筒身70内壁的金属导体701接触而构成电源回路,故将点亮灯泡74。
以前述的手电筒虽可利用灯罩75的旋转动作而控制灯泡74的明灭与焦距。惟构造上仍有若干可待检讨之处,如前述手电筒为使灯罩75利用旋转动作控制灯泡74的明灭,故手电筒前端为明显的多段式构造,如灯罩75本身即分别在前后端处分设接合端,其接合端虽设有防水垫圈,惟根据一般常识,接点愈多,其影响水密状态的变数的相对愈多,故对防水要求日益提高的手电筒而言,其开关设计确有未尽周延严密的处。
由此可知,既有手电筒利用旋转灯罩以开关灯泡的设计仍未尽理想,有待进一步检讨,并谋求可行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手电筒开关结构装置,其是一方便开关且具有较佳水密性的优点。
为达成前述目的采取的主要技术手段是令前述手电筒开关结构装置包括有:
一筒身,其内壁是由金属导体构成,其内部设有电池;一灯罩,是一体固设于筒身前端,其前端以螺合方式设有一罩盖,其内侧有反光罩;一灯座模组,是设于筒身前端处,并位于灯罩内侧,其具有两电极,是分别与电池的正极及筒身的金属导体内壁构成电性连接;一开关底盖,是由金属导体构成,其内侧中央形成有相同材质的环座,环座内设有一金属簧圈,供与电池的负极接触;又前述环座外套设有一绝缘材料构成的绝缘螺柱,供与筒身尾端的内螺纹螺接。
以前述设计,是将手电筒的开关设施改由尾端的开关底盖控制,由于不利用前端灯罩的旋转动作为开关的用,故其与筒身的间可采一体成型或永久性的固结方式,而可有效减少接点,提高水密效果。
前述的灯座模组是于一电路板上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光元件,该光元件的其中一极是透过电路板上的线路布局集中于底面中央处构成一中央电极;又光元件的另极则透过电路板上的线路布局与其底面周边处的环状电极构成电性连接;其中:该中央电极是与电池的正极接触,环状电极则与筒身内壁顶端接触。
前述的光元件是由灯泡构成。
前述的光元件是由发光二极管构成。
该开关底盖的绝缘螺柱底端套设有一止水垫圈。
附图说明
为使审查员进一步了解前述目的及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组合后的外观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剖视暨动作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文昌,未经谢文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94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