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控煎药锅无效
申请号: | 01279421.X | 申请日: | 200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5306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15 |
发明(设计)人: | 崔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建平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江镇华 |
地址: | 30005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控 煎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煎中药用的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用的煎中药锅是由锅体和锅盖构成的,它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其缺点是,使用不方便,必需有人经常看管,否则很容易把中药煮干、煎糊。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115793号公开了一种陶瓷自动电热药壶,该药壶采用机械定时器控制药液计量,该电热药壶能保证煎药不会焦糊,但难以控制煎后汤剂的准确计量,而且结构比较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可靠安全、结构简单,并且能够增强煎煮后药剂疗效的装置,它能够自动控制煎药计量,而且药渣不易粘锅,易于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自控煎药锅包括壶体、壶盖、底座和温控电路,所述壶体底部内有一中空的凸座,所述凸座由金属涂以保护层构成,所述凸座的顶部内设置有温控元件和加热元件,所述凸座与壶体底部之间设置有硅橡胶制成的密封圈,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指示灯。所述凸座为圆柱形。所述凸座上的保护层的厚度为50~100微米。所述壶体内流液口的壶壁上设置有指示灯。所述凸座为圆柱形。所述凸座上的保护层的厚度为50~100微米。所述壶体内流液口的壶壁上设置有过滤孔。所述壶体内壁涂有远红外陶瓷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使用方便,节省了使用者照看煮药的时间。
2、安全可靠,确保药物不会煮干煎糊,比较准确地提供所需的汤药计量。
3、药渣清洗方便,壶体中的凸座涂有保护层,使药渣不会粘结在凸座。
4、提高了汤药的疗效,锅体内部涂有远红外陶瓷层,对改善药液的功效有一定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凸座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温控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在图中,壶体7和壶盖8均由陶瓷材料制成。底座9固定于壶体之下,温控电路置于底座9中,底座9上设置有指示灯10。壶体7底部设置有中空的凸座,所述凸座由金属壳4涂敷保护层3构成。所述金属壳可以由铝、铁、铜等材料制成。加热元件1,例如可采用环形电热管,装于凸座内顶部的凹槽里。温控元件2,例如采用温控开关,装在凸座内顶部中央位置。凸座与壶体7接触的边缘,装有硅橡胶密封圈5。金属壳4上涂覆约50~100微米厚的保护层3,起到不粘药渣的作用。
在温控电路中,加热元件1与温控元件2串接,发光二极管15与限流电阻16串接后,与加热元件1并联,限流电阻13与发光二极管14串联后,与蜂鸣器17和温控元件2并联。接通电源后,电流经温控元件2和加热元件1流过,加热元件1开始加热,同时,另一路电流流过发光二极管15和限流电阻16,作指示灯用的发光二极管15便发光,表示加热元件1处于加热状态。由于壶内的水加热、蒸发而水逐渐减少,当壶内的水位低于凸座顶部时,温控元件2动作,其常闭触点断开,使电热管1失去正常工作电流,停止加热。发光二极管15也熄灭。此时限流电阻13、发光二极管15、蜂鸣器17和电热管1的回路有微小电流流过,发光二极管15发光,同时蜂鸣器17发出响声,表示此时处于保温状态。当壶内的温度降至60℃时,温控开关2动作,其常闭触点闭合,电热管1又开始加热,但由于壶内水位低于凸座顶部,温控开关2的温度很快就会上升到动作温度,常闭触点又断开,壶内的汤药处于保温状态,如此反复,起到了保温作用。并保证了壶内煎煮后的药液计量基本恒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建平,未经崔建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94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老年人阅读书报架
- 下一篇:抽油杆短接活动式尼龙刮蜡扶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