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偶件气滞增氧二次补燃催化器无效
申请号: | 01279151.2 | 申请日: | 2001-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4983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7-03 |
发明(设计)人: | 邵本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本琦 |
主分类号: | F01N3/30 | 分类号: | F01N3/3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才智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杜文茹 |
地址: | 300456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偶件 气滞 二次 催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净化汽车发动机、内燃机尾气的双偶件气滞增氧二次补燃催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除少量的小客车发动机采用三元催化装置,来减少尾气排放污染。多数汽车未安装催化装置,造成空气污染。而且,三元催化装置有使用年限,价格又高,安装成本太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合多种汽车发动机、内燃机用的双偶件气滞增氧二次补燃催化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偶件气滞增氧二次补燃催化器,是由包括带有前导管、后导管的壳体、导流环、旋流挡环、电热丝构成,其导流环卡在壳体的前导管1的内壁处,旋流挡环卡在壳体的内壁处,导流环与旋流挡环的环口处形成一环形喷嘴,电热丝的一端固定在壳体下部的内壁上,另一端穿出壳体。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其原理是利用排放废气自身的强压、强量、高温通过双偶件产生气滞增氧作用,没有特殊元素耗尽失效的担忧,使用寿命不受限制,适用多种汽车发动机、内燃机上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
1.前导管 2.壳体 3.电热丝 4.导流环 5.旋流挡环 6.内腔
7.环形喷嘴 8.补气孔 9.后导管 10.外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双偶件气滞增氧二次补燃催化器,是由包括带有前导管1、后导管9的壳体2、倒梯形导流环4、凹形环口的旋流挡环5、电热丝3构成,其导流环4卡在壳体2的前导管1的内壁处,旋流挡环5卡在壳体2的内壁处,导流环4与旋流挡环5的环口处精密配合形成一环形喷嘴7,壳体2与导流环4及旋流挡环5之间形成外腔10,并与环形喷嘴7连通。在壳体2靠近前导管1处开有补气孔8向外腔10补充空气。电热丝3的一端固定在壳体2下部的内壁上,另一端穿出壳体2。电热丝3穿出壳体2的一端通过绝缘物固定在壳体2上,其端头露在壳体外部。前导管1、导流环4、环形喷嘴7、旋流挡环5、壳体2的内腔6、后导管9形成一条废气通道。废气在导流环4处增压、增速,经旋流导环5形成旋流,在环形喷嘴7产生气滞增氧,在内腔6混合,经电热丝3点燃,从后导管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本琦,未经邵本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91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脚踏滑行车
- 下一篇:4115TA1型柴油机专用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