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洋传感器压力效应测试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1279099.0 | 申请日: | 2001-1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5119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18 |
| 发明(设计)人: | 于厚隆;张金萍;岑世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曲广杰,崔立增 |
| 地址: | 30011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海洋 传感器 压力 效应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温度传感器和电导率传感器受到压力后测量值变化的检测装置,属于测量仪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海水温度和电导率是海洋研究领域的重要参数,在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开发利用中具有重要作用。海水温度和电导率的测量是将海洋传感器直接放入海水中进行。海水压力的影响会使传感器测量的准确度发生变化,在深海高压力下尤为明显。测试海洋传感器压力效应是保证深海温度和电导率测量准确度的技术条件。目前,尚无这种测试海洋传感器压力效应的技术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推出一种用于测试海洋传感器压力效应的装置,采用置于恒温水槽内的压力罐通过油水分离器与手摇压力泵和活塞压力计相联,以实现测试压力罐内海洋传感器压力效应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海洋传感器压力效应测试装置由恒温水槽、压力罐、油水分离器、活塞压力计和手摇压力泵组成。
压力罐盛装海水和放入被测海洋传感器,并通过油水分离器与活塞压力计和手摇压力泵连接,以增加压力罐内海水压力,实现在模拟深海环境压力状况下测试海洋传感器压力效应。压力罐放在恒温水槽内,以保证在稳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测试。
恒温水槽为筒状结构,压力罐吊放在恒温水槽内,恒温水槽内设置测量水槽水温的测温铂电阻。
压力罐为带有密封端盖的圆筒状耐压壳体。端盖上有密封连接件,内有密封固定的电源线和信号线,用于压力罐内的海洋传感器与外部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的连接。端盖上设置测量压力罐内水温的测温铂电阻。
压力罐的进水孔通过不锈钢管与油水分离器的出水阀连接,油水分离器的进水口与手摇压力泵的储水罐出水口连接。
压力罐的底部有不銹钢壳体,用于安装磁搅拌器。磁搅拌器由电机、两个磁转子和搅拌叶轮构成,其作用是促进压力罐内海水温度均匀稳定。电机和一个磁转子安装在压力罐底部的不銹钢壳体内。不銹钢壳体固定在压力罐底部的无磁不銹钢密封压力底盖上。无磁不銹钢密封压力底盖与压力罐底壳连在一起。另一个磁转子安装在无磁不銹钢密封压力底盖里面的压力罐内。
油水分离器内设置盛油液的隔油胶囊,胶囊外是海水。胶囊里的油液与活塞压力计的油泵相通,胶囊外的海水与手摇压力泵相通。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测试装置的工作过程为:将压力罐和手摇压力泵的储水罐分别注入相同盐度值的大洋海水,再将被测温度传感器或电导率传感器置于压力罐内。密封锁紧压力罐端盖后,将压力罐吊放于恒温水槽内,同时启动压力罐内的磁搅拌器。待压力罐内温度稳定时,数据采集系统采集罐内的温度、压力和被测传感器的测量值。然后打开活塞压力计上的进油阀,关闭回油开关,用扛杆油泵加压,使油水分离器内隔油胶囊里充满油液。当加压1Mpa时,停止使用杠杆油泵,改用手摇压力泵通过油水分离器给压力罐加压至所需压力,压力系统处于保压状态。待压力罐内温度稳定到加压前的同一温度时,再次记录罐体内的温度、压力和被测传感器的测量值。测量并计算出的传感器受压前后测量值的变化即传感器的压力效应。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测试装置,为海洋传感器实验室计量检测提供了重要技术手段,具有加压时间短、操作方便等特点,解决了60Mpa压力下海洋传感器压力效应测量问题,保证了海洋传感器在海洋环境特别是深海环境使用中的测量准确度,有利于海洋的开发和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海洋传感器压力效应测试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恒温水槽,2-压力罐,3-端盖,4-密封连接件,5-进水孔,6-磁搅拌器,7-水槽测温铂电阻,8-水管,9-压力表,10-出水阀,11-油水分离器,12-胶囊,13-进水口,14-活塞压力计,15-油泵,16-储水罐出水口,17-储水罐,18-手摇压力泵。19-传感器数据终端,20-压力罐测温铂电阻。
图2为磁搅拌器结构示意图。图中,21-压力罐壳体,22-无磁不锈钢密封压力底盖,23-不锈钢壳体,24-电机,25-磁转子,26-磁转子,27-搅拌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未经国家海洋局海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90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自由度平动并联机器人机构
- 下一篇:电子点火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