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土壤灌溉渗水瓮无效
| 申请号: | 01278709.4 | 申请日: | 2001-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5159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16 |
| 发明(设计)人: | 付长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长彪 |
| 主分类号: | A01G29/00 | 分类号: | A01G2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宋冬涛 |
| 地址: | 10003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土壤 灌溉 渗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土壤灌溉渗水瓮。
背景技术:
目前,农业灌溉中通常采用浇灌、滴灌、渗灌等方式进行,尤其是渗灌,将特殊材料制成的管子根据需要埋于地下,通过管子上设置的微孔使管内的水渗入土壤,以达到节水灌溉的目的。由于管材、制作工艺等诸多因数的影响,此类渗水管的微孔容易发生堵塞现象,且成本较高,同时,由于渗水管的管径不可能作的很大,渗水管自身也容易发生堵塞,无形中增加了对水质处理时(如过滤装置)的更高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适用范围广、使用方便的可有效防止堵塞的土壤灌溉渗水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土壤灌溉渗水瓮,是由瓮体和瓮盖构成,瓮体形成储水内腔,瓮体的内部结构为具有渗水作用的网孔状,瓮盖上设有注水孔。
所述的瓮盖上可设有回气孔。
所述的瓮体可为圆柱形。
所述的瓮体也为棱柱形。
所述的瓮体也可为方形。
所述瓮盖上的注水孔还可接有注水管接头,所述瓮盖上的回气孔接有回气管接头。
所述瓮体还可由泥土和沙混合烧制而成。
所述瓮体也可由水泥和豆石挤压而成。
所述瓮体也可由沉沙管构成。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采用内部结构为网孔状的瓮体以及带有注水孔的瓮盖,可有效防止堵塞现象的发生,适用于农业、公园、绿地、沙漠植树等平地、坡地的节水灌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渗水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瓮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参考图1、图2,一种土壤灌溉渗水瓮,是由瓮体1和瓮盖2构成,瓮体形成储水内腔3,瓮体1的内部结构为具有渗水作用的网孔状6,使得瓮体1内注入的水能向外渗入土壤,而瓮体1外面的泥土等杂物无法进入瓮体1内,同时也不会堵塞瓮体1内部的微孔。瓮体1与瓮盖2为分离体,能自如分合,但间隙不应过大。瓮盖2的环形边缘形成盖腔并扣合在瓮体1上,所述环形边缘围绕于瓮体1的外表面。所述瓮体1是由泥土和沙混合烧制而成,也可由水泥和豆石挤压而成,或者是在建筑施工中所用的降水材料一沉沙管构成。此种方式制得的瓮体1渗水性能良好,微孔结构合理,既有渗水功能,又能阻隔泥沙和悬浮物,非常适用于渗灌。同时,瓮盖2上设有注水孔和回气孔,注水孔接有注水管接头4,回气孔接有回气管接头5。瓮盖2上设置的回气管接头5保证了输水管内的水顺利地流入渗水瓮。所述瓮体1的大小和形状根据实际需要可有多种形式,瓮体1可为圆柱形、棱柱形或方形等各种几何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渗水瓮可直接埋设在植物的根部下面,将水直接注到植物根部,避免了传统浇灌方法造成的水体流失和蒸发,节约了水源。在灌溉作业中,利用若干多源注水池以及输水管和回气管,可使注水池中收集的中水、雨水、河水、地下水及自来水迅速流入相应数量的渗水瓮,渗水瓮注满水后便完成了浇灌任务,缩短了浇灌时间,节省了人力和物力。在平地和坡地同时灌溉时,灌溉水量是均匀的。为了确定每个注水池所需的注水量,可在注水池标明所带渗水瓮的总容积数据。由于灌溉过程是通过渗水瓮将水慢慢渗入种植土壤中,避免了传统浇灌造成的水土流失和地皮皱裂现象。本实用新型对水体的适应比较广,可以用中水、雨水、河水、地下水及自来水等,这些水有的含有有机物和病菌,这些物质通过植物和地下生物的降解吸收,减轻了通过水份蒸发所造成的空气污染。同时,水和有机物是植物和地下生物很好的“食粮”,给地下生物(蚯蚓)等提供了生存繁殖条件。这些生物活动中形成的通道给土壤提供了良好的换气条件,所排粪便又给植物提供了优质肥料,提高了植物的生长质量。另外,渗出的水除提供植物所需外,还可通过原土渗入到地下存储,形成新的地下水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长彪,未经付长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87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