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式无泄漏自吸泵无效
| 申请号: | 01277524.X | 申请日: | 2001-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5265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18 |
| 发明(设计)人: | 於毂珍;刘焕安;张元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元利;於毂珍;刘焕安 |
| 主分类号: | F04D9/02 | 分类号: | F04D9/02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许宗富,周秀梅 |
| 地址: | 110015***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泄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吸泵领域,具体为一种立式无泄漏自吸泵。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液下泵是将泵浸放在液面之下,而电机留在液面之上,用较长的装在套管内的轴与电机联接来传递扭矩,再用相当长度的出水管将排出的水送到地面之上,此种泵的优点是:1)泵的整体置于水下的一定深度,泵的腔体内始终充满着液体,在启动时无需灌水,使用上比较方便;2)它的泵体置于液下,而电机在液面之上,两者同轴,它不占有较大的空间,其不足之处是:1)其泵在液下的深度有限制,一般在3米以内,主要是因联接轴过长时易引起跳动,转数越高,则跳动就越大,液下滑动轴承磨损严重,会直接影响泵的工作,返修率高;2)泵身过长,维修很不方便;3)该泵的制造成本高,支撑管和吐出弯管结构笨重,材料消耗大,尤其是耐腐蚀泵因长度大耗材多,必然明显地提高成本。
另外,立式的离心泵因不具备自吸功能,在每次启动前都必须向泵内注液,既费时间又费力,容易泄漏,若该泵所输送的介质有毒或有强烈腐蚀性,则此操作具有很大的困难和危险,给用户带来极大的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维修方便、成本低、性能更优、耐磨耐腐蚀的立式无泄漏自吸泵。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由吸入管、泵盖、叶轮、压水室、泵体、泵壳、吐出弯管、轴承座、电机座、电机、泵轴组成,其中电机、电机座、轴承座、泵体通过泵轴由上至下依次立式串联安装结构,所述泵轴垂直设置,其一端与电机轴相连,所述泵壳为碗形,其底部有孔与吸入管连通,所述泵体和泵盖装配为一体,以泵轴为中心,按泵体、泵盖上下顺序插装于泵壳,与泵壳底部形成进水腔,泵体内设压水室、储水室、气液分离室,其中储水室、气液分离室于水平放置的压水室之上,所述储水室顶部设有灌水孔,底部经进水口与进水腔相通,所述气液分离室底部经出水口与压水室相通,其顶部至吐出弯管,所述泵轴另一端穿过储水室至与其端头固装的叶轮,叶轮出口置于压水室中,叶轮进口朝向储水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立式、自吸、无泄漏。本实用新型泵轴垂直放置,其一端与电机轴相连,依次经电机座、轴承座,其另一端固装叶轮置于泵体的压水室中,叶轮进口朝向储水室,叶轮不必像液下泵那样淹没在液下,所以轴身短,完全取消了液下的滑动轴承及沉重的支撑管和吐出弯管,体积小,重量轻,运行平稳可靠,而且由于储水室存有液体,在叶轮作用下,将液体输送到气液分离室,形成负压,因而具有良好的自吸功能且无泄漏。
2.耐磨、耐腐蚀。本实用新型根据输送介质和工况要求,可以选用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研制的F系列特种不锈钢与耐蚀合金,如FQ-1、FS-1、F518、F5、Fcr30、F294、F5N等,适用于硫酸工业、化肥工业、化纤工业、有色冶金、制药等行业,用来输送含有酸、碱、盐等有腐蚀性液体。
3.维修方便,成本低。本实用新型取消液下泵沉重的支撑管和吐出弯管,成本低;而且由于本实用新型轴身短,维修时不必动泵壳及吸入管路,只需将泵体、转子部分从泵壳内抽出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本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详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主要由吸入管1、泵盖 2、叶轮 3、压水室 4、泵体 5、泵壳 6、吐出弯管 7、轴承座 8、电机座 9、电机 10、泵轴12组成,其中电机 10、电机座 9、轴承座 8、泵体5通过泵轴12由上至下依次立式串联安装结构,所述泵轴12垂直设置,其一端与电机10的轴相连,所述泵壳6为碗形,其底部有孔与吸入管1连通为一体,所述泵体5和泵盖2装配为一体,以泵轴12为中心,按泵体5、泵盖2上下顺序插装于泵壳6,与泵壳6底部形成进水腔16,泵体5内设压水室4、储水室14、气液分离室18,其中储水室14、气液分离室18于水平放置的压水室4之上,所述储水室14顶部设有灌水孔11,经进水口15与进水腔16相通,所述气液分离室18底部经出水口17与压水室4相通,其顶部至吐出弯管7,所述泵轴12另一端穿过储水室14至与其端头固装的叶轮3,叶轮3出口置于压水室4中,叶轮3进口朝向储水室14。安装时,将泵垂直吊起,插入预先准备好的基板孔内,用螺栓将泵壳6外圆法兰与基板把紧,然后安装吐出弯管7。
本实施例流量Q=50m3/h、扬程H=20m、转速为2950r/min、最大自吸高度h=4m、自吸时间t=150s;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
1.起动前的准备
1)检查电动机的转向,使其与泵上转向牌箭头相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元利;於毂珍;刘焕安,未经张元利;於毂珍;刘焕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75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门锁集中控制装置
- 下一篇:防爆通风型电感应加热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