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体介质升降自动控制轻烃油制混合燃气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01277227.5 | 申请日: | 2001-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535679Y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12 |
| 发明(设计)人: | 杨祥森;周新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祥森;周新生 |
| 主分类号: | F23K5/22 | 分类号: | F23K5/22 |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大通 |
| 地址: | 450008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介质 升降 自动控制 轻烃油制 混合 燃气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轻烃油制混合燃气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液体介质升降自动控制轻烃油制混合燃气装置。
(二)背景技术:轻烃油是油田采油和炼油厂的一种副产品,由于轻烃油在常温常压下成液态存在不易快速气化,民用直接利用较难,但轻烃油的热值较高,很有利用价值,所以近年来许多科技工作者,为了利用烃烃油向民用发展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如ZL94200723.9,名称为:轻烃燃气制供设备及管道;ZL94231874.9,名称为:碳五常温高效气化器;ZL94224799.X,名称为:低压油制混合燃气工程;ZL95224039.4,名称为:低级烃油类低压气化输送装置;ZL98218218.X,名称为:常温液态轻烃燃气发生装置;ZL98229388.2,名称为:轻烃燃料气的供气装置;上述几项专利技术共同存在的不足之处是:①上述几种混合燃气的浓度不恒定,易受天气影响,如春、夏、秋、冬或一天中的早、中、晚温差影响,造成混合燃气器具燃烧不稳定。②混合燃气的浓度无法实现自动化调控。
(三)本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制造出液体介质升降自动控制轻烃油制混合燃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体介质升降自动控制轻烃油制混合燃气装置,含有混合燃气气化罐、调节罐、连接管道、阀门,其特征在于:在混合燃气气化罐底层和调节罐中装有比重大于轻烃的不易挥发的液体介质,两罐底部互相连通,压缩空气管通过单向阀接入气化罐下部,其端部与气化机构连通,液体介质层上面为轻烃油层,气化罐上部设有混合燃气输出管,调节罐上部接入和接出充气管和放气管。
在气化罐下部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加热机构,该机构为一根U型管,通入热水,将气化罐中的液体加热。一轻烃油管接入气化罐中,管端装有浮球阀。在压缩空气管中装有过滤器、降压阀、电磁阀,在电磁阀的旁通管中装有开关阀。气化机构为两端封闭中间开有透气孔的纵向管,管的两边连通有中间开有透气孔,管端封闭的并排横向管。两罐的液位计,其上部与两罐顶端连通,其下端与两罐的底部连通。在混合燃气输出管中接入开关阀、热值传感器、电磁阀、温度传感器或温度表、压力传感器或压力表、在电磁阀旁通管中接入开关阀。
在调节罐的充气管中和放气管中都接入电磁阀,两电磁阀的旁通管都接入开关阀。热值传感器的控制线与充气管和放气管中的电磁阀控制线相接。
比重大于轻烃的液体介质可为水、或是重油、或柴油、或煤油,保压气体可为氮气。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积极效果:
(1)由于本实用新型增设调节罐调节轻烃油层厚度制取混合燃气,为利用电脑全程自动监控成为可能,这样保证了燃气热值稳定,不受天气气温影响。
(2)本装置能满足1997年国家农业部颁发的“轻烃民用燃料”标准1号气化率达到99%以上。
(3)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占地面积小,100-1000户轻烃气化站只需占地面积30-40平方米。
(4)本装置气化站可大可小,大到数千户,小到数十来户都可建站,非常灵活方便,能较好适应各地需要。
(5)本实用新型的混合燃气的制取在低压常温下进行,运行安全可靠。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液体介质升降自动控制轻烃油制混合燃气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气化机构和加热机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图中,A为压缩空气流向,1为开关阀,2为过滤器,3为降压阀,4为压缩空气输气管,直接接入混合燃气气化罐12的下部,并与气化机构11连通。在空气输气管4中接入电磁阀6,和开关阀5、9,在电磁阀6又接旁通管7和开关阀8。C代表轻烃油,通过注入管14注入气化罐12中,在注入管14端部装有浮球阀13。15为气化罐12底部的排污阀。气化机构11与空气输气管4连通,气化机构由一根两端封闭,上、下、左、右开有透气孔的纵向管,与纵向管连通的两端封闭,上、下、左、右开有透气孔的6-10根横向并排管组成。压缩空气通过输气管4进入气化机构11后,通过许许多多的透气孔在气化罐的液体介质25和轻烃油层10鼓起成千上万的气泡,促使轻烃油10气化。管54和55组成U形加热机构,热水E从管54进入气化罐中,把热量传入气化罐内的液体,温度降低后又从管55的D方向传入水箱中。18为气化罐12、气化罐液位计24、调节罐44、调节罐液位计51的连通管。22为24液位计上部与气化罐顶端连通管。23为开关阀、20为混合燃气输气管、19为电磁阀、26为温度表或温度传感器、32为压力传感器、33为安全阀、34为排气管、35为防火罩。B代表混合燃气流动方向。F代表向调节罐充的保压气,即氮气。53为充气管,47为充气管上的电磁阀,49为47电磁阀的旁通管,46、42、48为开关阀,36为调节罐44的放气管,37为防雨罩,40为放气管中的电磁阀,38为电磁阀40的旁通管,41、39、45为开关阀。在气化罐底层,调节罐中和两个液位计中的液体25为比重大于轻烃的液体介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祥森;周新生,未经杨祥森;周新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72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