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式附带气囊夹板无效
| 申请号: | 01276144.3 | 申请日: | 2001-11-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525965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18 |
| 发明(设计)人: | 周生志;郭爱君;马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生志;郭爱君;马磊 |
| 主分类号: | A61F5/04 | 分类号: | A61F5/04;A61B17/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64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附带 气囊 夹板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涉及四肢骨骨折的院前急救及运送的一种外固定器。
传统的小夹板固定在我国古代早已应用治疗骨伤病。在《医宗金鉴》就有所阐述。它由多个木制长方形小夹板构成。操作时先骨折复位,然后由助手将夹板放正,术者以绷带缠绕固定。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传统的小夹板外固定逐渐被手术内固定及石膏外固定所取代。夹板外固定基本限于院前急救及转送上面。近几年120急救系统的完善,使夹板外固定的应用在这方面尤为普遍。但临床中发现,此种固定法存在费时、费力,一人无法操作及对
开放性损伤无法形成加压包扎止血等弊端,这无疑为院前急救所要求的快速、稳定相矛盾。近年来虽有充气夹板,但因其造价较高,故亦未能普及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四肢骨折的院前急救及转送的外固定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省时、省力,无须助手,且对开放创口有良好的加压包扎止血作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连接式附带气囊夹板,包括四个长方形木制夹板,其中一夹板运用子母扣连接一可充气气囊,由三条尼龙宽带连接而成,所有夹板附带的气囊用一个充气球即可。
本发明的外固定器,无须现有分散式夹板外固定时必需由助手先扶好夹板,术者再用绷带缠绕。一人1-2分钟即可完成,节省了操作时间,从而为抢救其他伤情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同时由于充气气囊及四个小夹板的可移动性,可充分解决创口的加压包扎及夹板的准确固定这一问题。
本发明的外固定器因在传统夹板上只加三条尼龙带及一个气囊,故造价低廉,在创伤急救中心及基层医院急诊科中极易推广普及。
本发明将通过优选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加以说明。
图一表示本发明所述外固定器的正面图。
图二表示本发明所述外固定器的反面图。
参考图一、二连接式附带气囊夹板包括四个长方形小夹板1,其中一个夹板带有子母扣的母扣2,一个背面设有子母扣子扣的可充气气囊3,与气囊3连接的充气球4(用血压计充气球即可),三条带有子母扣的尼龙宽带5,小夹板背面带有可插入贯穿尼龙宽带的六条小尼龙扭带6。
参照全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叙述如下:现场急救中,先牵引抬高患肢,对闭合性骨折,将连接式小夹板展开,缠绕于患肢骨折处,将三条尼龙宽带5套入环中后反折拉紧以子母扣扣合即可,可随时移动小夹板,达到标准位置。若遇有开放创口,先以纱布覆盖创口,上压可充气气囊3,将带有子母扣母扣的夹板,按正确位置与之扣紧,然后缠绕固定其它小夹板(同上述)。最后连接充气球4加压。压力约4-6kpa即可起到压迫止血作用。此种操作简单易掌握且省时、省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生志;郭爱君;马磊,未经周生志;郭爱君;马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61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