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阴极荧光灯无效
| 申请号: | 01274771.8 | 申请日: | 2001-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5256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11 |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晓明 |
| 主分类号: | H01J61/12 | 分类号: | H01J61/12;H01J6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合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本源 |
| 地址: | 10007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阴极 荧光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阴极荧光灯。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中,灯具的使用极其普遍。在各种灯具中,荧光灯以其节能、亮度高的特点,倍受人们青睐,被广泛应用于照明、信号等用途。
现有荧光灯均为低气压放电灯。图1所示为现有荧光灯的结构示意图,其包含灯管1及一变压器(图中未示出)。灯管1中充有液态汞及一种惰性气体,其管壁涂有荧光粉。灯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灯管插头4,与变压器相连接。灯管两端还分别设有灯丝2,固定连接在灯管插头4的内端3上。使用时,在电源接通的瞬间,变压器两端产生一个比电源电压高得多的感应电压,该电压加在荧光灯的两端,使灯管1内的惰性气体电离而产生自持放电。同时,灯丝2对灯管1内惰性气体进行预热,灯管1内温度升高,使液态汞气化游离。汞气化并达到一定的压力后与惰性气体粒子发生猛烈的碰撞而放电,并产生大量紫外线。紫外线激发灯管1内涂覆的荧光粉,发出可见光。在该过程中,由于必须通过灯丝2对灯管1进行加热,才能使液态汞气化并达到启辉所需压力,所以,现有荧光灯又称为热阴极荧光灯。
现有荧光灯虽具有节能、亮度较高、使用方便的特点,但仍存在如下问题:
(1)现有荧光灯工作时需要对灯管进行预热,使液态汞气化并达到一定压力,才可使灯管启辉发光,所以从接通电源到灯管发光有个时间差,即不能瞬间启动。
(2)现有荧光灯对灯管预热是通过灯管内的灯丝通电发热来实现的,同时,电流导通时的瞬间高压会对灯丝造成很大冲击,直接影响荧光灯寿命。因此,受灯丝限制,现有荧光灯寿命较短,且不能频繁启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荧光灯,其启动过程不需要预热,能瞬间启动,且使用寿命较长。
为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是,在灯管内充有液态汞及二至三种惰性气体,灯管两端各有一电极。
为更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灯管内的惰性气体包括氙。
采用本方案,因灯管内含有二至三种惰性气体,电流接通时会发生潘宁效应,使灯管两端的启辉电压大幅降低,电源接通时产生的瞬间高压足以使管内气体立即电离导通,使灯管能够实现瞬间启动。本实用新型的启动过程不需要灯丝预热,可以使用电极取代现有技术中的灯丝,从而避免了现有灯管因灯丝烧坏影响寿命的问题,延长了使用寿命,且可以频繁启动。本实用新型中氙的使用,能使同功率的荧光灯亮度更高,具有更好的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共有2幅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荧光灯的灯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荧光灯的灯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见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冷阴极荧光灯包括灯管5和一变压器(图中未示出)。在灯管5的两端分别设有灯管插头8,灯管插头8一端伸出灯管外,与变压器连接,另一端穿过灯管5的两端管壁与电极连线7固定连接。灯管5内两端分别设有电极6,其两端固定在电极连线7上。灯管5内充有液态汞及三种惰性气体氩、氪、氙,形成潘宁气体。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电流接通瞬间,变压器产生一大大高于电源电压的感应电压。根据潘宁效应,本实用新型的灯管5内含有三种惰性气体,可以使启辉电压大幅降低。因此,在同样的感应电压下,启辉所需的汞蒸气压更低,不需加热即可满足启辉要求。该感应电压加在灯管5的两电极6之间,可以很容易使灯管5启辉。启辉后,气体导电的电流能使电极6保持适当的温度,并不断发射出电子,同时,也维持了灯管5内一定的汞蒸汽压。因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不需灯丝加热,故称之为冷阴极荧光灯。
具体实施时,灯管5内的惰性气体可以是氩、氪两种,灯管5内还可充入一定量的氙,以提高灯管的亮度。
本实用新型的电极6可以采用条形片状结构,其两端分别固定在电极支线7上,也可以是其他各种形状,其通过电极支线7、灯管插头8与变压器电连接。电极6可以采用碳化钽、镍、钨中之一作为材料。在电极6的表面还可以涂有电子粉,该电子粉为细微粒状碳酸钙。其受热后可以发射电子帮助灯管内形成持续的气体导电。
本实用新型具有瞬间启动、寿命长、可以频繁开关、高亮度及节能效果等特点,适合用作信号灯或照明灯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晓明,未经徐晓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477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备数据通信接口的功率放大器
- 下一篇:浸取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