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开蛋式印章无效
申请号: | 01274727.0 | 申请日: | 200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5210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正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印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K1/02 | 分类号: | B41K1/02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潘培坤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蛋式 印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印刷领域模印装置中的印章,特别是涉及一种在该印章用印时,具有开蛋破壳而外露出其内容设的可爱饰物的结构,并呈趣味状态的开蛋式印章。
背景技术
印章原本只是篆刻名字,或是用于其它办公事务上的文字用语或商标图案等;但是近年来,在橡皮印章的设计上出现很大的突破,此即橡皮印章也可以刻示出俏皮可爱的图样,比如可爱狗或是可爱熊等等,再配合五颜六色的印色,随时都可以视心情而用印于笔记本、随手札记、信纸等等,展现出新潮特别的感觉。
惟,前述可爱图案的橡皮印章,终究只是图案上的变化,至于橡皮印章本身的结构却并未见有改变,以致其变化仍受到限制,开创性仍有不足。为了解决印章缺少结构变化的缺陷,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印章仍存在有缺少结构变化的缺陷,而丞待加以进一步改进。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印章存在的缺少结构变化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经过不断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印章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开蛋式印章,使其主要是使印章在用印时,通过用印的压力形成一下移的动作,连动印章设置的蛋壳组犹如破蛋般地打开,露出设于印章上方、且隐设于蛋壳组内的饰物外露,而可添加印章使用的结构创新性,还可增加惊喜感,而能够提升产品的结构变化性,并能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具有更加适于实用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开蛋式印章,设有本体及印章座,其包括:一本体,本体为中空柱体状,本体在一端穿设有枢孔;一安装于本体内的印章座,印章座的一端设置有一印皮,另一端固定设有一顶柱,该顶柱的端面在环周侧形成设有一斜锥面;一定位座,定位座设有一平台,在两侧各延伸设有一枢块,枢块设有一对准本体的枢孔的穿孔,平台上固定设有一任何形态的饰物;一蛋壳组,蛋壳组包含两对称结构形态的半壳,各半壳各在彼此相对面内设有一容许饰物容置的容槽,蛋壳组内设有一供两半壳自动弹性盖合的弹性环,各半壳均在一端相对朝向定位座呈下斜状延伸设有数支压脚,该压脚与两半壳连伸形成的根部上,设有对准定位座的穿孔、本体的枢孔而能相互枢设的贯孔,两半壳的压脚是呈对称方向延伸状,使两边的压脚如叉状分布。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开蛋式印章,其中所述的本体为中空圆柱体状,在一端呈外径缩小状,而在径向面上形成设有一环供一印章盖盖罩定位的抵缘。
前述的开蛋式印章,其中所述的本体内壁相对抵缘形成设有不同大小的内径,而在大、小内径交界处形成设有一环径向面的卡缘,印章座一端外缘外突设有一环托放在卡缘上的托缘。
前述的开蛋式印章,其中所述的印章座在内壁径向延伸设有一封闭状的隔面,由该隔面分隔出印章座内部设置有二个凹槽状,印章座一端与隔面之间形成设有一底槽,底槽内固定设有一印皮,隔面异于底槽的另一端面上,在中央突伸设有一供顶柱套抵的突柱。
前述的开蛋式印章,其中所述的两半壳的压脚为互有分隔状,该两半壳的压脚互朝彼此的间隔处伸入。
前述的开蛋式印章,其中所述的蛋壳组在压脚的末端凹设有一开口朝外侧的嵌槽,在各压脚的嵌槽中环套设有一弹性环。
前述的开蛋式印章,其中所述的半壳在钩设弹性环处,在各半壳的中心点,沿特定轮廓穿空一道缝道状的走隙,该走隙范围内是为设有一系块,该系块的内面与半壳内面间连伸设有一钩肋,在两钩肋间共同套抵弹性环。
前述的开蛋式印章,其中所述的蛋壳组的半壳为半圆球状。
前述的开蛋式印章,其中所述的本体在内壁相对应的两处突设有一道轴向的制块,以在该两制块的末端处穿设有枢孔,而定位座在枢块面上凹设有一与制块形成凹凸配合结构的限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印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印佳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47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