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拍痧棒结构改进无效
| 申请号: | 01274376.3 | 申请日: | 2001-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519670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06 | 
| 发明(设计)人: | 林瑞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瑞兴 | 
| 主分类号: | A61H23/06 | 分类号: | A61H23/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天成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丁纪铁 | 
| 地址: | 台湾省嘉义***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拍痧棒 结构 改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拍痧棒结构改进,尤其是指一种具有绝佳结合稳固特性的拍痧棒结构。
已有技术
古早即有人以木棒或木条制成的拍痧棒或者是利用瀑布的水流以高空冲击方式拍打人体,使其可藉由该拍打或冲击的外来施力拍打身上局部酸疼或疲劳的部位,令其得以消除或解除人体的疲劳及酸疼感,长久以来经使用证实该传统的拍痧棒,确实是具有显著的功效,得以减轻或消除上述人体的不适感。
传统的拍痧棒结构,其主要是由多数细长条形态的木质、胶质或金属等材质制成的拍打条集聚成束后,在该成束的拍打条其一端以绳、索加以圈绕捆绑固定,或以一包覆元件包覆胶套结合,该捆绑处或套合处可当成一握持部以供使用者操作时的握持,如此即得以成就一拍痧棒结构。
虽然传统的拍痧棒结构,确实具有上述预期减轻或消除疲劳或酸疼的功效,但由于集束拍打条的结合方式,仅是将复数的拍打条予以集束成把后,在其任一端外侧加以捆绑束紧或胶套结合而已,其实质的捆实效果,仅在成集束状拍打条的最外侧及靠近或相邻外侧拍打条的拍打条而已,而在内侧的拍条则无任何受制捆实效果,故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极易于拍打使用中产生内侧的拍打条向外松脱、掉离而产生拍痧棒损坏的情形,又该传统的拍痧棒大致均仅具单一的拍打按摩作用,并无其他不同按摩型式可任使用者加以选择使用,且若将二种以上不同型式的按摩物件并合为一体时,往往造成体积过大而不适合随身携带使用,致使用上有其不理想之处,实有加以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的缺点,提供一种拍痧棒结构改进,其是由复数拍条及一束体所构成;该拍条是呈细长状的线柱体,而且成集束型态,所述的束体的一端构形成压束部,另一端则呈原径且可用以结合握持部,使束体的压束部朝向成集束状态的诸拍条的术端并予以套设,而且在各拍条的末端伸插入束体之后,将该压束部处施予适度向内束缩,使各拍条间呈紧密束集的状态,而相对位于上述原径端部的各拍条末端则可呈现较蓬散的开放状,以提供拍条与束体间的相对抵顶束结作用,可达到防止拍条自束体上松脱掉落。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即在于该束体的原径端可再衔接握持部,以便于拍击时的握持或可衔设另一形式的按摩元件,以成就一具有多元按摩功效的拍痧按摩棒结构。
附图说明
至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构造、应用原理、作用与功效,则请参照下列依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拍条与束结构体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环构件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完全收束拍条图。
图式中元件编号与名称对照
1…………拍条 2…………束体
21…………压束部 22…………束缩
23…………衔机结构 3…………衔接件
31…………内螺纹锁结部 4…………滚筒型按摩棒
5…………握持部 7…………套环构件
8…………自由端
具体实施方案
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拍痧棒结构,主要是由复数拍条1及一束体2所构成;该拍条1是由多数细长条状的木材、胶料或金属等具高度弹性的材质制成的线柱体加以聚集成束;
束体2是为一管段体,在该管段体的一端是构设为向内束缩22的压束部21,另一端则维持原径且设衔接结构23以连结握持部,将该束体2的压束部21的形成是将束体2对应朝向成束拍条1的一端方向并加以包套,并在套入端施以适度压缩,使该端得向内压挤成束缩22,以对各拍条1产生一聚束力形成压集扎固的作用,进而使各拍条1的端末伸至上述原径端内,而呈现较为蓬散的开放状,如此恰可提供拍条1相对朝束体2的压束部21形成一抵顶的功效,以防止各拍条1相对束体2在使用间产生松脱掉落的现象,而具有绝佳的结构特性,而且恰能解决上述已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较佳实施例中,该整体2的原径端可构设有如外螺纹般的衔接结构23,以与一具内螺纹锁结部31的衔接件3相衔接,该衔接件3的另一端亦设成内螺纹锁结部31,可藉以结合滚筒型按摩棒4,并套接一握持部5,进而更可再衔接一磁性按摩球等,握持部5的内部则适设为空管以容纳上述按摩棒4;如此整体乃可构筑拍打、滚压按摩、磁球按摩等多元性养生按摩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瑞兴,未经林瑞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43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输液器
 - 下一篇:胸廓助动物理治疗仪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