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型偏转线圈无效
申请号: | 01274312.7 | 申请日: | 2001-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5230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27 |
发明(设计)人: | 陈瑜;王勇;常鹏飞;周有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永新彩色显像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29/70 | 分类号: | H01J29/7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常明 |
地址: | 2002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型 偏转线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彩色显像管,涉及一种用于阴极射线管的可产生锯齿波电流的器件,特别涉及一种适应高扫描频率的彩色显像管用S-S型偏转线圈。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随着数字电视技术的兴起,彩色显像管被广泛地用作高清晰度数字电视或网络电视的显示终端。此时,用户对显像管清晰度等各种指标的要求越来越高,偏转线圈的性能,特别是会聚和光栅的几何畸变是影响图象质量的决定因素之一,同时,用户也要求彩色显像管的行频扫描频率越来越高,行频的扫描频率现以达到48KHz。随着扫描频率的提高,一方面,由于趋肤效应变得更加明显,线圈的高频损耗急速增加;另一方面,偏转线圈的灵敏度越来越小,因此不得不加大扫描电流,所以偏转的温升将变得非常严重。
发明内容
为了改进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改进型偏转线圈,其水平偏转线圈和垂直偏转线圈均为S-S型,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会聚、失真、灵敏度和温升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改进型偏转线圈,它包括水平偏转线圈和垂直偏转线圈,所述水平偏转线圈和垂直偏转线圈均采用鞍-鞍型(S-S型)结构,其中,上部为静会聚色纯磁体组件部分,静会聚色纯磁体组件由位于其上的锁紧钢圈锁定,下部为偏转线圈骨架部分,由端子板、上罩、磁芯、上下枕形失真校正磁块和骨架组成,静会聚色纯磁体组件、速度调制线圈与偏转线圈骨架一体化设计,偏转的颈部无翻边。
本实用新型的偏转线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由水平偏转线圈和垂直偏转线圈组成,水平偏转线圈和垂直偏转线圈均采用S-S型结构,即鞍-鞍型结构,同时,静会聚色纯磁体组件(PCM)、速度调制线圈与偏转线圈(DY)骨架一体化设计,偏转的颈部无翻边,灵敏度非常高。
2.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偏转线圈以多根多股导线的并绕技术替代单股导线来进行绕制,多根多股导线中的每一根导线中的每一股导线的线径减少,表面积增大,从而增加了有效导电率,减少了趋肤效应对偏转线圈的影响,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偏转线圈的发热与传统的偏转线圈相比,其所产生的热量得以大大降低,温升在50℃以下。
3.本实用新型的偏转线圈的端子板电路上采用Y轴中心部位的水平方向(YHC)、Y轴中心部位的垂直方向(YVC)电位器,可以方便地对Y轴水平方向(YH)上的红蓝电子束会聚交叉的现象和Y轴垂直方向(YV)上的红蓝电子束会聚不平衡现象进行调整,使操作方便,调整的余量大,由此提高了生产效率。
4.本实用新型的偏转线圈的后冷扎臂材料采用镍铁合金材料,大大降低了涡流效应,降低了噪音和发热现象。
5.上下枕形失真校正磁块采用大尺寸磁块进行校正,保证了上下无枕形,从而在电视机芯板上节省了上下枕形校正电路,而且其它失真均非常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偏转线圈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偏转线圈的多根多股导线横截面示意图。
图3是图1偏转线圈的上下枕形校正磁块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型偏转线圈包括水平偏转线圈和垂直偏转线圈,水平偏转线圈和垂直偏转线圈均采用鞍-鞍型(S-S型)结构。
偏转线圈的上部为静会聚色纯磁体组件(PCM)部分1,静会聚色纯磁体组件11由位于其上的锁紧钢圈12锁定。偏转线圈的下部为偏转线圈骨架(DY)部分2,由端子板21、上罩22、磁芯23、上下枕形失真校正磁块25和骨架24组成。静会聚色纯磁体组件、速度调制线圈与偏转线圈骨架一体化设计。偏转的颈部无翻边,使得灵敏度非常高。
参看图2,偏转线圈的横截面为多根31多股32导线并绕而成。一般来说,多根多股导线的根数采用二至六根,每根的股数为四至八股。通过这样的改进,使温升现象得到了改善。
结合参看图3,上下枕形失真校正磁块25为大尺寸长方形校正磁块,其尺寸为52×11.5×8mm,能很好地解决上下枕形失真的现象,而且对其它失真无任何影响,使得使用了本实用新型的偏转线圈的彩色显像管装入彩色电视机整机后,无须上下枕形校正电路就能满足画面不失真的需要。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偏转线圈的彩色显像管装入彩色电视机整机后,可以不需附加另外的散热装置,就能保证在高扫描频率下长时间的正常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永新彩色显像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永新彩色显像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431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