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弧菌数量快速检测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01274231.7 申请日: 2001-12-14
公开(公告)号: CN2519275Y 公开(公告)日: 2002-10-30
发明(设计)人: 袁峻峰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师范大学
主分类号: G01N21/27 分类号: G01N21/27;C12Q1/02
代理公司: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欧阳坚,林亮
地址: 200233 上***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弧菌 数量 快速 检测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说可用于水体或其它水域环境保护和卫生行业的弧菌监测一种仪器。

背景技术:弧菌是水产养殖中主要的细菌病原生物之一。它引起鱼类的弧菌病,其主要症状是各鳍条出血发红,肛门红肿,躯干部皮肤褪色、糜烂或隆起。有的病鱼体表现出血性溃疡,肠道通常有充血,肝脏肿大呈土黄色,有出血斑。也包括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感染大多数的养殖鱼类,如虹鳟、鳗、香鱼、五条鰤、大鳞大马哈鱼、银大马哈鱼等,对红鳉、美洲红点鲑,鲫、银鲫、鲤鱼、乌鳢、斑马鱼、剑尾鱼、扁鲛等也有威胁。弧菌病主要流行于欧、日、美、中等,一旦流行,死亡率很高。鳗弧菌病是由鳗弧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鱼病,主要危害我国南方养殖的鳗鲡,对北方的鲑、鳟鱼也有一定的危害。在对虾养殖业中,弧菌是最主要的细菌性病害,如对虾红腿病死亡率达到90%;褐斑病死亡不严重,但降低水产品品质;对虾荧光病(发荧光的弧菌),高温时仅数小时即可死亡;另外对虾烂鳃病也以弧菌为主要病原,80年代以来,江苏南部海域曾发生文蛤大量死亡,3~4于即死亡85%,为溶藻弧菌引起,而台湾丽文蛤的病原菌是副溶血弧菌,总之,弧菌病一旦蔓延,就来势猛烈,许多鱼池尚来不及治菌,已死亡殆半。

由于弧菌对水产养殖业有极大的危害,人们研究了各种杀灭弧菌的方法,如投喂口服或注射弧菌疫苗,在每立方米水中泼洒1克漂白粉杀灭水中的弧菌,或用三氯异氰尿酸、磺胺甲基嘧啶、土霉素也可抑制和消灭弧菌,但是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预测该病流行的依据或方法,因此,以现该病流行的前兆是杀弧菌的关键,当前,检测弧菌的常规方法是平板主数法,每次耗时3~5天,生产上难以使用;更先进的DNA探针技术目前尚未推广,且只能进行定性分析。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利用弧菌的生理特性及种群增长原理,在设定条件下,当弧菌生长到一定密度时,可以使专门的显色剂变色,光电仪器自动检测出变化并终止培养,由于弧菌的生长速度与设定条件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反应时间可以反推接种弧菌的密度,达到检测的目的一种弧菌数量快速检测器。

为完成上述的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利用弧菌的生理特性及种群增长原理本装置有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在设定条件下进行温度控制,将生长温度控制在10℃~38℃最适25℃左右,而盐浓度为1%左右,生长PH值为6~10最佳PH值为8左右;第二检测部分,当弧菌生长到一定密度时,可使专用的显色剂变色;第三记时部分用来监测量反应器变化,用光电仪器自动检测出变化并终止培养,为控制器决定反应终点,利用弧菌的生长速度与设定条件之间的关系;第四部分显示部分显示弧菌的数量,是通过反应器可反推出接种弧菌的密度时间,达到检测的目的进行杀菌。

整机由恒温部分、检测部分、记时部分、显示部分及电源组成,电源220V供电连接恒温部分,由加热棒JRB经温控U15 IC555电路控制;检测部分由U14ICLM139电压比较器比较出控制信号,使三态门U13 IC74LS125开闭状态,同时控制蜂鸣器U14启动或停止;由U11IC555电路组成的记时部分发出时钟信号,经U12 IC74LS393分频到1秒方波信号,由方波信号经IC74LS125传递给显示部分;显示部分由五只十进制运算单元U6~U10 IC74LS90和数字显示单元五只U1~U5 IC74LS247和五只共阳极数码管DS1~DS5组成。

本发明的优点可在3~8小时内检出水中弧菌数量,根据弧菌生长情况和弧菌数量进行杀灭细菌,正确率高效果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图1所示,

整机由恒温部分、检测部分、记时部分、显示部分及电源组成,电源220V供电连接恒温部分,由加热棒JRB经温控U15 IC555电路控制检测部分由U14ICLM139电压比较器比较出控制信号,使三态门U13 IC74LS125开闭状态,同时控制蜂鸣器启动或停止;由U11 IC555电路组成的记时部分发出时钟信号,经U12 IC74LS393分频到1秒方波信号,由方波信号经U13 IC74LS125传递给显示部分;显示部分由五只U1~U5 IC74LS247和五只共阳极数码管组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师范大学,未经上海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2742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